6月12日,记者从遂溪县获悉,城月镇大岭村依托“一村一品”打造农业产业新格局,坚持因地因户制宜,引导规范高效流转土地,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依托水果产业优势,集螺岗小镇、大岭村与流牛滩为三点一线,以水果采摘、农家乐等形式吸引人流,增加群众及集体经济收入。
大岭村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交汇处,高温多雨,种植荔枝、龙眼、火龙果、香蕉、水稻等经济收益较好的作物,其中荔枝、龙眼、火龙果种植面积均有两百亩以上。此基础上,该村不断突破单一品种,多品种种植优化水果产业构架和布局,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经验优势,邀请专家指导,通过培优品种、育肥土壤、规划布局、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促使品质迭新。
大岭村建立了“电商直播工作室”平台,全面免费对外开放,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助力缓解村庄日益空心化的问题。对即将成熟的荔枝、龙眼、火龙果等农特产品,村里以电商直播间为载体,依托“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探索“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新路径,在产销对接提效、品牌打造推广上持续发力,缩短消费者与生产者距离,逐步提升农产品“显现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赋能乡村振兴。
大岭村切实服务群众实际,利用党建经费联合村教育基金会对村去世群众及大病群众一次性发放补助,定期入户探访群众,对特殊人员等进行慰问。在宅基地、土地纠纷等处理方面,该村深耕矛盾兜底化解,结合网格化管理和“一村一辅警”机制,运用乡贤、退休老党员等力量,发挥“中间人”“和事佬”的角色,应处尽处,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贯彻落实“平急”转换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合理调整划分三级网格化管理,细化党建网格职责,推动网格力量清单化管理。激活党员联系群众的“末梢神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进村子“四小园”建设,打造生态“微景点”。大岭村坚持“花小钱办大事”理念。屋前屋后的“方寸地”,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做到宜菜则菜、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因地制宜打造小生态板块。干净整洁的小道,错落有致的房屋,植物绕宅生长……街头巷尾自成画卷,置身于村庄中,可看到遍地开花的“边角小美”。
村里汇聚群众自治共建力量,运行“村委会+党员+群众”管理模式,设置“四小园”长效管护制度,推行“门前三包”,落实街巷管理责任制,确保日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持续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大岭村将以古村风貌为核心资源,以基层治理为切入点,不断开拓创新,深入挖掘特色,打造古风浓郁、乡风文明、农旅融合、治理有序、亲子休闲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旅休闲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