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中国纪检监察报以《生态修复扮靓蓝色海岸——湾更清 滩更绿 岸更美》为题

聚焦湛江“海岸卫士”红树林

2024-06-04 15:40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 张永幸

图为报道的电子报截图。

红树摇曳,群鸟翔集,“海岸卫士”守护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 。6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生态修复扮靓蓝色海岸——湾更清 滩更绿 岸更美》为题 ,报道了我国在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在列举山东日照海岸风景带、厦门同安湾环境治理等案例后,浓墨重彩聚焦湛江“海岸卫士”红树林。

报道称,湛江拥有广东“十大美丽海岸”,生长着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它们擅长固岸护堤、抵御台风海啸、维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是赫赫有名的“海岸卫士”。如今,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面积、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均逐年向好。5月23日,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发布《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结果显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I级”。

报道采访了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张苇。5月21日,她带着保护区的同事们向着雷州附城红树林小区出发,到达预定地点后换上水鞋、带上装备向滩涂走去,几分钟后,只见一排排黑色薄膜整齐排列在保护区滩涂上。在红树林湿地保护中,除了人为影响外,生物入侵成了横亘在保护区面前的一道难题,严重威胁着湛江红树林的健康生长。“这是我们正在开展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除治项目,待项目结束后我们会将这些黑色薄膜全部回收。”张苇拿出手机打开去年拍摄的现场照片。“你看,这是我们除治前的照片,当时这里密密麻麻地长满了互花米草。现在我们的人工清理工作已经完成,但是我还得经常过来看看,确保这些黑色薄膜将互花米草的残根完全覆盖住,直至这些根系彻底死亡才算结束。”话音刚落,她便开始带着保护区的同事们开始对覆膜情况进行检查。

据介绍,目前保护区最主要的入侵生物是互花米草,这是一种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具有高适应能力、较强的种间竞争力以及快速繁殖能力等特性,在淤泥质潮滩湿地与红树林生境高度重叠,与红树林争夺生存空间。

经初步统计,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总面积约750亩。互花米草的除治方法比较多,有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综合治理方法等,需要根据治理区域的具体环境情况,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经过充分的摸底调查后,保护区最终选择了“刈割+覆膜”方式进行清理,目前整体效果不错。

除了互花米草外,近年来,保护区还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鱼藤和柚木驼蛾虫害监测和防治,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再过几个月,等互花米草顺利清除后,这一片滩涂就可以进行重新利用,通过自然生长或者人工补种的方式,实现红树林的恢复和增长。

保护区通过加强保护力度,实现树林面积扩大、环境状况改善,为红树林湿地中的生物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通过加强科研监测,以科学数据支撑保护区管理决策。

为了加强保护区鸟类保护和监测,张苇带头组建了保护区自己的水鸟监测团队,近20年连续不间断地开展鸟类监测,保护区鸟类数量从2007年所记录的194种增加到今天的312种,勺嘴鹬、黄嘴白鹭等濒危物种成了保护区的“常客”。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苏碧银
值班编委:钟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