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廉江市罗州街道综治中心被评为2023年度广东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在此之前,罗州街道已屡获荣誉:罗州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罗州街道被评为第五届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被定为省级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项目综合试点、2023年度全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街道)。
荣誉背后,是罗州街道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持续探索基层善治新路径的不懈努力。近年来,罗州街道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深入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探索“三个一”多元解纷工作体系,加大社会治理力度,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社会平安稳定形势持续向好。2023年,共化解矛盾纠纷94宗,其中2宗是时间跨度长、化解难度大的历史纠纷。今年第一季度,化解矛盾纠纷17宗。
工作小组入户走访排查。 受访者供图
建好一个指挥中心平台
打造解纷“终点站”
走进罗州街道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宽敞明亮,“标配”的“五室一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室、监控研判室、群众接待厅一应俱全,方便群众办事。
开展“1+6+N”工作体系建设以来,罗州街道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全力推动组织领导架构提档升级、场室硬件设备优化规范、运行机制制度健全完善,把综治中心打造成各类风险防范和矛盾问题化解的“指挥所”“终点站”。
在各职能部门以“常驻、轮驻、随驻”等形式进驻后,综治中心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强化,充分发挥“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一键式查询、全链条解决”优势,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织密一张矛盾纠纷排查网
筑牢“第一道防线”
罗州街道是廉江市中心街道,下辖10个社区,常住人口7.2万,老企业、老旧小区多,外来人口数量大、流动性强,各类矛盾纠纷易发。为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罗州街道持续推进网格化建设工作,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汇聚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综治力量,共同织密矛盾纠纷排查网,深入开展“千干进万家”活动,及时有效回应群众诉求,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筑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龙年春节前,垌心村道路硬底化工程顺利完工,该村群众告别了道路凹凸不平、雨天泥泞不堪的“出行难”问题。为解决好这一困扰群众十几年的村道问题,罗州街道办组织黄村社区干部多次会同垌心村村民小组实地走访查看道路现状、交通情况,入户听取村民心声并收集建议,依据反馈的意见信息拟定工程方案。同时,由两级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发动,通过村民自筹、乡贤捐助等方式,合力筹集了21万余元资金用于道路修缮。路修好了,春节假期垌心村显得格外喜庆热闹。
这是罗州街道深入开展“千干进万家”活动取得扎实成效的一个缩影。2023年,罗州街道组织街道、社区两级全体干部、常青志愿者及社区在职党员组成“1+N”走访小组,形成“千干”大队伍,实现对辖区内全覆盖入户走访,覆盖居民人数4.8万余人,收集群众困难诉求、矛盾纠纷、意见建议等社情民意,把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办好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书写了一个个鲜活的基层治理、基层善治故事,架设起了一座座干群“连心桥”。
整合一系列调解资源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在罗州街道乃至整个廉江市,“胜哥调解工作室”都有很高的口碑,是当地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标杆。工作室由退休司法所所长、“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李亚胜坐镇,目前在罗州街道10个社区均设立工作联络点,参与社区所受理的疑难纠纷的调解和指导,协助社区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调解560宗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调出基层治理“品牌效应”。
这是罗州街道创立的廉江地区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在“胜哥调解工作室”的带动下,大批个人调解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在廉江涌现,截至目前,廉江市21个镇街均已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实现“一镇一品”全覆盖。
近年来,罗州街道统筹社会治理资源,发挥各类群体自治力量,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全街道34个网格组建127个邻居理事会,并推荐老干部、老党员、复退军人等人员担任邻居理事会成员,受理矛盾纠纷和各类诉求,用情、用理、用法调处矛盾纠纷。2023年以来,共化解邻里、家庭矛盾138件。成立平安建设促进会,鼓励引导辖区乡贤和爱心企业家共同为街道社会治安管理出谋献策、出资出力,为辖区平安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