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洋镇南端暖滩生态停车场。
5月24日,记者走进徐闻县下洋镇“南端暖滩”景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该处将以“滨海文化+诗歌文化”为特点,发展特色“蚝宅”民宿,全力推进“南端暖滩”滨海旅游区的建设,把“流量”转化为“留量”。
据了解,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下,近年来,下洋镇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政校企联手借助“资金+科技+人才”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合力擘画下洋宏伟蓝图。
正在打造的南端暖滩滨海公园。
驻镇帮村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5月24日,徐闻县下洋镇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岭南师范学院召开,会议总结近三年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情况,并部署规划下步工作。岭南师范学院主要领导出席会议。
5月25日,下洋镇领导班子前往廉江市河唇镇学习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到廉江市安铺镇学习交流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经验。
第一轮为期三年的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即将结束。大家针对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相关工作进行交流互动,共商大计。近年来,岭南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接续努力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贡献岭师力量。
抓项目补短板,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下洋镇累计投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5600多万元,修建硬底化道路55.7公里,安装路灯340多盏,“四小园”48个,篮球场5个、文化休闲场所8个,同时进一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此外,立项下洋镇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专项债资金2亿元,打造美丽圩镇,创建“七个一”;创建串联墩尾、社区、下港三条示范村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培育后村、双沟、小苏三条第二批示范村。
抓本土人才培育,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工作队发挥牵头单位岭南师范学院的人才优势,选派南药种植、东风螺养殖、农业机械化、村庄规划设计、社会治理、党史挖掘与研究等领域的82名博士、教授到镇开展调研培训活动,培育了东风螺养殖、南药、菠萝、香蕉、良姜种植等一批本土致富带头人。另外,岭南师范学院共派出由282名大学生组成的13支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奔赴下洋镇开展支教、电商直播与培训、红色文化挖掘、人居环境整治、墙绘制作等活动,其中开展集中电商培训15场,培训人数近500人次,集中和分散直播80多场次。
抓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成210亩特色南药(藿香)种植示范基地,利用“高校科研团队+企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四位一体”合作模式,很好地激发了群众发展南药产业的热情,吸引了更多农户和外出务工青年加入南药产业种植队伍。通过盘活后六村30余亩荒废水塘,打造了第一块莲子试验地“后六村清心莲子种植基地”,以农促旅带动的餐饮服务行业,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目前,“南端暖滩”文旅品牌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建设,以“滨海文化+诗歌文化”为特点,发展特色“蚝宅”民宿,全力推进“南端暖滩”滨海旅游区的建设,把“流量”转化为“留量”。
正在打造的南端暖滩营地。
南端暖滩观光栈道。
文旅高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春看谋划,夏看热潮。当前,下洋镇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借助驻镇帮村的多方力量,充分发挥人才、资金和资源等要素,在全镇掀起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热潮。在下洋“南端暖滩”现场,数十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建设拥有300个车位并配套充电桩的大型停车场,划定多块房车营地,建设“蚝宅”民宿,同时配套交通、餐饮等设施。一天天在改变,“南端暖滩”雏形初步呈现。
清晨,缕缕阳光照射在下洋海滩上,温暖而惬意。游客感受徐徐海风,漫步沙滩,朗诵诗歌,温暖的大海触手可及。周末的“南端暖滩”上,吸引来了一些游客到来“尝鲜”。
下洋镇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深挖特色资源,通过打造南端暖滩带动镇域经济发展,融合“红色文化+滨海文化+体育文化+特色农业+诗歌文化”,打造“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模式,擦亮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品牌。
据了解,2023年徐闻县百千万工程“镇在进行、村在行动”大比武中,下洋镇夺得全县乡村振兴优秀示范带第一名。此外,该镇墩尾村和下港村均获评“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