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霞山区东新街道在南山村篮球场开展“倡导移风易俗 共享健康生活”主题宣传活动。
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目标,移风易俗是关键。移风易俗主要是改变“变味”的风俗,还人情以温情,还民风以淳朴,还乡风以文明。
乡村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教育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节点。近段时间,各地以婚俗改革为抓手,扎实开展抵制高额彩礼活动,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高额彩礼不仅破坏了传统婚俗的本意,也与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高额彩礼使婚姻成了一种经济负担,成为一根套在脖子上的枷锁;高额彩礼,严重损害了青年人的婚恋观念,破坏年轻人真诚相爱的情感;高额彩礼是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衍生物。我们应当积极倡导婚姻简约、真挚、平等的方式,拒绝过度消费,注重感情交流,让婚姻回归本真;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主题活动要注重创新、接地气、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如霞山东新街道请村民上台用普通话、雷州话、粤语宣读移风易俗倡议书,乡音亲切、声声入耳;在对对碰答题中将移风易俗十抵制、十倡导词条熟记于心,现场气氛热烈。
新时代的乡村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丰富、更讲质量、更重品位。文明乡村创建活动一定要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要入他们的眼、合他们的心、对他们的口味。要具有针对性、富有亲和力、充满感召力,做到入脑入耳入心,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倡导移风易俗,共享健康生活,要选准抓手,巧妙发力;要立足久久为功,稳打稳扎,不断推动文明新风在广袤的乡土间流淌,不断引导新风新气象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舒展。只有在精神上铸魂、道德上立身、文化上植根、情感上加温,才能营造更加文明、和谐、进步的乡村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在乡村结出累累硕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