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人龙舞。
2024中国-东盟(南宁)国际传统舞龙邀请赛将于4月11日至1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沈塘人龙舞受邀参加。为了备战即将到来的龙舞大赛,昨日,沈塘人龙舞团在沈塘村和沈塘中学开始操练。
刻苦训练。
吸引学生围观。
沈塘人龙舞是一种由人搭建成龙而组成的娱乐性舞蹈,始创于明嘉靖年间,初为当地百姓即兴的娱乐活动,后演变为中秋节月圆之夜狂欢的传统习俗。据《海康县续志·地理·民俗》记载:“舞龙者,前一人为龙头,后为龙尾。次一人直卧,手抱前者脚挟后者。挨次递抬,向街直走。则念曰:骑龙头,龙头落下水;骑龙尾,龙尾竖上天。”该传统舞蹈于2009年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近年来,沈塘人龙舞曾先后赴广州、香港、厦门、珠海等地参加活动并多次获奖。
仰卧成龙。
蛟龙出海。
在操练现场,几十至数百名青壮年和少年均头扎头巾,身穿短胯龙衣、短裤,臂、腿扎着绑带组成“人龙”,在擎珠者舞动的“龙珠”引导下,伴着锣、鼓、钹等乐器演奏的雷州音乐“将军令”的鼓点节奏,做出不同造型动作:时而左盘右旋,时而腾舞戏珠,时而摆尾摇头,动作粗犷且威武逼真。龙头高昂,龙身翻腾,龙尾劲摆,如蛟龙出海,常用动作有“双龙出海”“二龙戏珠”“龙腾激浪”“高塔盘龙”等。
湛江晚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