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蓉烧蚝
“不吃烧蚝等于白来湛江!”在蚂蚁窝等“驴友”名站,这一名帖长期在湛江频道置顶。
“广东美食很多,但像湛江烧蚝这样各省市‘吃货’一致叫好的小吃,很难得!”多位粤菜老行尊留意到,短短20年间,湛江烧蚝已从市井小吃快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具普及性的粤菜。
湛江烧蚝缘何“所向披靡”国内夜宵档?
春节期间,湛江市生蚝产业协会首任会长、“蠔爷王志德”餐饮董事长王志般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芝士烧蚝
“暴力式”味觉所向披靡
烧蚝从湛江传遍全国夜宵档
“夜宵档的湛江烧蚝根本不需要打广告,炭火一烤,附近几条街都是浓香,九成客人会成为回头客!”在王志般看来,像烧蚝、炒小龙虾等具有“暴力式”味觉的小吃,传播速度会很快。
高蛋白低脂肪的湛江生蚝,含有8 种氨基酸及被誉为“天然味素”的牛磺酸、谷胱甘酸等成分,因此,炭火一烤满街香。
“烧蚝从湛江传遍广东仅3年时间,十来年内传遍全国夜宵档!”王志般直言,自己并非湛江首个烧蚝者,但肯定是首批烧蚝者,也是首批把炭烧蚝引入到酒楼的尝试者。
海边长大的他,最难忘是小时撬开蚝壳后生啜蚝汁的鲜味。30年前,他从珠三角回乡创业时,街头烧烤摊的主卖品是烧鸡翅,烧蚝刚兴起。“其实,炭烧蚝做法在渔村一直存在,但加入专用配料的烧制法,确实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
烧烤用的生蚝中,湛江蚝供货价最高。记者在“阿里巴巴”网站中搜得,春节期间湛江生蚝九个等级的90斤装供货价是350元至1100元不等,远高于其他产区。
“有烧蚝摊处必标‘湛江烧蚝’,但蚝未必来自湛江。无论从产量还是收获季看,湛江蚝都不可能供应得上那么多夜宵档!”春节期间,王志般爆满的酒楼里七成顾客源自慕名前来的外地“打卡”者,“不吃烧蚝等于白来湛江”“因为一只蚝留恋湛江”这些点赞名句便来自王志般的酒楼。
据王志般解释,蚝汁的含量决定烧蚝的鲜味,而各地“吃货”的撬壳验证表明,湛江蚝汁液含量之高国内无对手。
大道至简。制作过十种以上风味烧蚝的王志般坦言,蒜蓉、黄油和原味烧蚝销量始终排名前三。
在“官渡生蚝”发源地石门海湾,养殖户拎起蚝卵附着成蚝苗的水泥板。记者刘冀城 摄
生蚝“圣地”石门湾
官渡蚝以体大汁多味美闻名
在王志般的建议下,大年初二,记者走访了被称为生蚝“圣地”的石门湾。
石门河上游支流汇聚于廉江市良垌镇的鸡笼山岛后,沿湛江水道横穿坡头区官渡镇石门大桥入海的半咸淡水区域,即石门湾。大桥两侧数万亩蚝排所产的官渡蚝,以体大汁多味美闻名。20年来,国内牡蛎专家多次实地考察,确定此湾为湛江生蚝苗唯一发祥地。湾内海底大部分为裸露的花岗岩,加上河水带来丰富的藻类,以藻为食的天然生蚝附石而生。
记者现场看到,在桥下河道石滩的航标附近,野生多处小蚝。据悉,中科院的科研人员两次在石门湾发现牡蛎新物种,其中一种命名为湛江牡蛎。
生蚝养殖户小詹告诉记者,石门湾天然蚝苗场闻名全国,北至浙闽,南至海南,都有蚝农专程前来购苗。湾内传统插桩式和棚架、筏架、浮筏吊养式四种养蚝模式并存,被视为养蚝的“立体教科书”,传统的滩涂水泥桩插养生蚝收获周期长达2至4年,效益略低,但品质极佳,尤其是生长3年以上的老蚝,体内带类似饺子馅的“绿沙”,口感独特,每年都有资深吃货远道而来专寻老蚝。
净化生蚝和调制配料搭配直销
“预制菜+电商”突破附加值瓶颈
湛江烧蚝盛名源自优质生蚝。据悉,湛江生蚝养殖带沿12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布局,三产合计从业人员近十万人,目前生蚝年产量超40万吨,占全国的10%、全省的35%,生蚝年销售额超40亿元,产业链总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谈及生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王志般表示,传统的湛江蚝属“白蚝”,即近江牡蛎,生长的半咸淡水受制于河流,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地域里,湛江数十个沿海镇仅十个镇名列其中。为突破这一瓶颈,在去年成立的湛江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推动下,已引入葡萄牙“三倍体”深海蚝品种养殖,目前进展顺利,有望实现产量大突破。
除增量外,研究院还谋求增值新渠道,一是深加工,目前已形成生蚝饮料、生蚝保健品、蚝壳环保建材等制造业;二是“预制菜+电商”模式,把净化生蚝和调制配料搭配直销到家庭,让顾客实现在家便捷烧蚝。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