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道。 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遂溪县乐民镇马屋寮村深化探索“党建引领+工分制”的管理模式,将基层治理的相关事项量化为工分指标,引导群众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治理,把村里事变成自家事,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的新局面,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小工分”撬动“大治理”
“开会啦,请各位村民到活动中心集合。”2月11日,马屋寮村党员、村民小组长方保刚通过广播召集,村民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热闹非凡。大年初二,是马屋寮村的“例会”,是马屋寮村推行21年的工分制结算和收费的日子。
马屋寮村2023年“工分达人”朱胜激动地说:“我们家有7口人,义务工分是84分,但劳动工分有730分,结余了1292元,钱虽然不多,但是我们全家都高兴得很,非常有成就感!”
“在‘党建引领+工分制’的管理模式中,镇党委、政府是‘掌舵人’、村党组织是‘带头人’,村组是‘执行人’、村民是‘主体’,旨在以正向激励来凝聚村民、调动村民、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让群众从基层治理的‘后备军’变‘主力军’。”据方保介绍,马屋寮村“工分制”把人居环境、农田水利工程、公益项目等基层治理事项量化为工分,党员干部带头、监督,以户为单位计分,按2元抵扣1工分的标准,多于义务工分的部分可以兑换现金,少于义务工分的部分则需要交现金补齐,实现了内部科学合理循环,培育了人人参与村庄建设的“主人翁”意识。
2023年,马屋寮村“工分制”基层治理模式被评为2023遂溪县“十大社会治理优秀案例”。“我们村早在1982年就开始实施‘工分制’,2003年将‘工分制’用于村级自治,对‘工分制’不断修正和完善,村内事务大到修路、小到卫生整治,都实现了一人管到多人管、少数参与到人人参与的转变,激活了乡村治理‘神经末梢’。”方保告诉记者,二十多年来一次次的工分兑换,润物无声地改变了村民的思想,培养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如今,“村里事”就是大家伙的“自家事”。
在马屋寮村活动中心“工分制”结余现场,乐民镇人大主席李武表示,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马屋寮村“工分制”完善和推广工作,把马屋寮村作为乐民镇“百千万工程”示范点去打造,同时希望各位党员干部、乡贤和村民大力支持村庄建设行动,积极响应县委“有喜事来种树”的号召,为村庄绿化捐出公益之“心”,共植一片“幸福林”,把马屋寮村打造成乡村绿化示范点,助推“百千万工程”。
“我们村村民非常团结,大家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想把家乡打造得更美更好。”听完现场讲解后,在安埠村支部书记方成聪的带头下,马屋寮村村民纷纷拿出现金或者微信转账,为绿美马屋寮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捐款现场共筹集乡村绿化美化专项资金9300元。
为植树捐款。 通讯员供图
“小工分”引领“新文明”
“咱们村的党员都是好样的,把红红的中国结灯挂起来,看着就喜庆,为村里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在乡道散步的村民纷纷表示,村庄越来越漂亮、生活越来越幸福。
为了绿化美化村庄,马屋寮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动30多名党员自发筹集2万多元用于村庄美化、亮化建设中,为村道两边挂上了红色的中国结灯。
小小的工分看不见、摸不着,却把“村里事”变成了“自家事”,最大限度发挥出了基层群众自治的大作用。以行动换工分、以工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如今,马屋寮村村民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被进一步激发,积出正能量、积出新风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保叔,这是我们年轻人的一点小心意,祝您身体健康,春节快乐!”春节期间,马屋寮村的青年代表带上慰问品、慰问金,看望村里的9户五保户。为营造一种孝敬老人、关爱特殊群体的良好氛围,马屋寮村的青年们集体商量后,首次发出了筹集资金慰问五保户的倡议,立即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响应,营造浓厚的文明村风。
为了弘扬尊师重教风尚,马屋寮村还举办了“奖教奖学”活动,表扬了马屋寮小学在职教师和2023年度小学三好学生、中考和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并用村民、乡贤捐赠的专项奖教奖学资金共奖励了49名优秀教师学生13480元。
乡贤方均成表示,作为马屋寮村的一分子,很高兴能够为马屋寮村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也很感谢镇村两级对村里教育事业的支持和重视,感谢各位老师的敬业付出和对学生们的辛勤栽培,为村里培养了更多人才。
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马屋寮村的青年、乡贤还自发筹集1.5万多元购买比赛奖品、运动器材等,在春节期间办起了“村运会”。运动会现场,拔河比赛、篮球赛、套圈、盲人打锣、抛骰、摸石过河、猩猩跑比赛、车轮滚滚等运动项目“轮番”上阵,村民个个热情高涨,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赛场上加油声、呐喊声、欢笑声、鼓掌声此起彼伏。
乡村运动会。 通讯员供图
今年刚嫁进来马屋寮村的小黎高兴地说:“我第一次参加迎乡村运动会,特别有意思,比在家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有趣多了,还强身健体!”
“小工分”凝聚”大合力,让村民更紧密团结奋进,共建共享和美乡村。下一步,马屋寮村将持续推广“工分制”,不断激发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让“小工分”发挥大效能,高质高效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