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走进赤坎区寸金长者饭堂,由酒店餐厅改建而来的饭堂干净明亮,近20张餐桌有序排放,厨房内6名工作人员忙碌着准备饭菜,一阵阵诱人的饭菜香飘出。(2月2日《湛江日报》)
2月2日,湛江日报以一个整版报道了赤坎区寸金长者饭堂的经验做法。寸金长者饭堂是一间比较成熟、服务项目多、颇有特色的长者饭堂。其特色之一:规模可观,服务周全。寸金长者饭堂自开业以来,共办理用餐补贴卡3665张,每天提供有政府补贴用餐约180份。每餐统一标准为12元,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及80周岁及以上的长者,政府补贴8元,个人自付4元;60周岁以上80周岁以下的长者,政府补贴6元,个人自付6元,既经济更实惠。特色之二,保障到位,顺利运营。赤坎区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和爱心企业状元楼酒店合作,共同创办了寸金长者饭堂。饭堂采用政府补贴一点,爱心企业奉献一点,长者个人自付一点的方式为老人提供针对性、多样化的就餐服务。特色之三:精心选址,方便老人。综合考虑老年人口数量、居住或活动集中度、交通地理位置等,长者饭堂位于寸金桥公园附近,这里方便老人休闲健身,附近还有公交车站,方便老人乘车。饭堂的立柱和餐桌都打造成了圆形,并做了软性包裹,洗手间也加装了扶手,做足了适老化处理。
让老年人吃好饭,既是老年人口服“食”事,也是城市民生实事,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效能,体现文明城市创建质量和水平。长者饭堂不但要“有”,还要做“优”。寸金长者饭堂致力做优做好,确保老人吃得放心、舒心,满足不同老人的各种需求。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目前全国超过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仅有不到1%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对于孤寡、独居、高龄、腿脚不便等老年群体来说,吃饭成了一大难题。买菜难、做饭难让他们陷入困境。时代呼唤养老服务转型升级。如何让长者饭堂叫好又叫座,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要虚心听取老年人“餐桌上的烦恼”,全力优化提升服务项目,在品质化、精细化、个性化上下功夫。
长者饭堂是民生工程的重要一环,是爱心工程的生动实践,是助老工程的善美之举。办好长者饭堂,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而且也让常年在外打拼的老人子女减轻后顾之忧。热腾腾的饭菜,化成一股股暖流,使老人们感到暖心贴心,感到社会的关爱,感到晚年生活的尊严。办好长者饭堂帮助老人告别孤独,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聚会的场所,老人们可以边吃边聊天,特别是“空巢老人”,平时子女不在身边,又难“常回家看看”,这些老人需要及时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长者饭堂较好地缓解了这些问题。老人们和同龄人一起畅快交流,有了一个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办好长者饭堂彰显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养老服务更靠谱、更现实、更具活力。长者食堂助力“老有所养”,丰富“老有所乐”,彰显“老有所依”,让老人们的生活有了依靠,精神世界有了更多光亮与色彩。
湛江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达145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17%。面对“银发浪潮”,我们需要办更多更好类似赤坎寸金长者饭堂,不断探索办实、办好、办久的经验做法。湛江正在作出新的筹划,实现面向老人的长者饭堂与医养结合,与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相结合,健全养老保障网络,为老人们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服务,确保“长者饭堂”在兼顾公益事业与自身发展的良性轨道上长效运行,让老年人生活无忧无虑,安享晚年。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