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入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

红树林变“金树林” 助推实现碳中和

2024-01-06 20:38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陈彦

近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入选。

据了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共收录37个典型案例,均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

红树林作为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在固碳储碳、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湛江市是全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地级市,湛江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全面推动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开发利用。

近年来,自然资源及林业主管部门在加强现有红树林保护的同时,稳步推进退化红树林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在保护区内清退的养殖池塘和滩涂等区域实施红树林种植,逐步增加红树林面积。

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共营造380公顷红树林,为海洋生物以及鸟类提供了栖息觅食的场所,提高了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2019年,湛江市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15年—2019年期间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产生的碳汇,开发成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的红树林碳汇项目。

2021年3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VCS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并成功注册。同年6月8日,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标志着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正式完成。转让的碳减排量用于抵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开展活动时产生的碳排放。项目收益用于红树林修复地块的管护以及社区参与等工作,以持续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

作为全国首个开发交易的红树林碳汇项目,项目经第三方核算,明确碳汇量,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有效盘活了自然资源资产,为红树林等蓝碳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提供了示范。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通过将营造红树林产生碳汇价值化,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可进一步拓展生态修复资金来源,支撑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碳汇开发交易所获收益反哺于红树林修复管护和科普宣教等,打通了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的路径,形成的社区共管模式可促进逐步形成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对于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张雅婷
值班主任:罗颖露
值班编委:梁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