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整治“六乱”,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绿化、亮化工作扎实开展,道路“白改黑”有序推进……近段时间以来,徐闻县立足镇域特色,多措并举,以“头号工程”力度抓紧抓实曲界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创建工作,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
绿美儒田村。
坚持高位推动,构建高效工作机制
徐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曲界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指导督办典型镇、村建设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安排5名处级领导常驻曲界指导,20余个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挂点联系镇区10个网格和2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以“分片包干”的方式开展曲界镇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同时,结合曲界镇实际,制定了《徐闻县曲界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1”个方案统领,明确典型镇建设“4”个攻坚任务、“7”个重点内容、“9”项具体任务和“N”个其他内容,制定项目分工明细表,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单位、具体到个人,层层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典型镇创建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坚持规划先行,打造菠萝特色小镇
徐闻县高标准严要求谋划曲界镇规划设计,立足“中国菠萝之乡”优势,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典型镇建设规划(2023-2025年)》。省规划院成立专家组把控曲界镇产业、城镇、景区三位一体规划提升,不断优化典型镇“1+4+7+9+N”建设各项任务清单,目前,编制规划已完成初稿上报,圩镇入口1公里约7000余平方道路“白改黑”已加速施工,示范主街道外立面已完成项目面积测量。委托设计工作室优化“菠萝的海”3A级景区项目设计方案,规划文旅融合标杆,计划短期内形成一批既乡土又时尚的打卡点,增强旅游吸引力。启动“归乡人”计划,吸引乡贤回乡创业,创建“菠萝的海”树下咖啡、菠萝公社民宿,建设菠萝特产中心,丰富游客体验。
曲界镇儒田村环境优美。
坚持对标提升,持续改善镇容镇貌
连日来,徐闻县领导、县直单位主要领导带头包片包干,每天出动县镇村干部400多人、保洁人员300余人参与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狠抓“六乱”整治,累计拆除全镇范围内违章建筑512处、应拆未拆除房屋12座、废弃猪牛栏501个。强力推进“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及各类垃圾,累计清理垃圾面积4.89平方公里,清理转运各类垃圾2597车,对镇区2个公厕及愚公楼村、龙门村共9个自然村的公厕进行整治、升级。大力推进“三线”下地改造,整治光缆杆路3.7公里、用户皮线6.9公里,拆除废光纤皮线2.4公里,清理废线3945条。12月14日,广州市政总院完成镇区道路实地勘察污水管网改造和“三线”下地情况。同时,将2024年“菠萝的海”马拉松比赛筹备与典型镇村创建一起统筹,完成赛道“白改黑”7.2公里,赛道拓宽1.58公里、路面清表9公里,圩街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提升。
同时,曲界镇严格按照典型镇建设规划,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逐步开展新城大道、板桥路、建安路521棵景观树补种工作。配合省规院完成示范主街道转盘至圩镇客厅段33栋民房外立面的测绘任务,沟通完善示范街外立面改造及整体风貌提升方案。配合中铁隧道局有限集团完成新城大道停车位划线1950米。加强曲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初步拟定“菠萝特色小镇”会客厅、“美丽示范主街”“古树口袋公园”“圩镇入口地标”“长者饭堂”等关键节点提升方案。12月15日,利用愚公楼儒田村人居环境整治后的空地,发动群众植绿、造绿,引导群众“有喜事来种树”,进一步推进绿美曲界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龙门村一景。
坚持凝聚合力,全面提升创建质效
曲界镇充分发挥干部“带头干”的示范作用,形成群众“比着干”的氛围。通过流动宣传车、小喇叭、乡村大喇叭、LED显示屏、挨家挨户倡议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宣传发动,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目前,曲界镇党员、青年志愿者自发组织320余人,带动群众1340余人积极投入创建工作,全镇快速掀起建设热潮。
同时,该镇深挖资源,借力发展,政企大力支持,不断完善镇区配套设施。广东一家企业赞助600万元,建设愚公楼村到镇区路灯近10公里,共300余盏,亮化镇村环境,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广州南沙区投入对口帮扶协作资金529万元建设“菠萝的海”文旅产业服务中心。县城综局支持建设新城大道、板桥路道路护栏1.6公里,已全部完成安装。同时,曲界镇加强与中国联通公司对接,全力推进“闻事通”基层党建治理平台和“4G云喇叭”,将“积分制”与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加快构建干群齐心创建宜居宜业和美家园的新格局。
下一步,徐闻将立足曲界镇资源特色,紧扣“1+4+7+9+N”建设要求,将曲界镇典型镇创建和“菠萝的海”景区提升一起规划,并划定8.8平方公里建设范围,曲界镇必迎来新一轮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