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塘蓬镇柯木山村焕发新活力。
2023年以来,廉江市塘蓬镇人大紧扣高质量发展,将镇24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分成9个代表小组,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圩镇、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等,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塘蓬镇加快打造高质量山区特色旅游镇。
聚焦“绿美”村庄
打造镇村一体化绿美环境
“垃圾压缩站已经建好大半年了,为什么现在还没运作起来?”第一活动小组的代表们来到六充口村旁的崭新垃圾压缩站前当场询问规划办负责人。规划办负责人解释原因,并表示将加大力度推进相关工作,争取早日通过验收并运作。代表们指出,垃圾压缩站关系整个塘蓬镇的垃圾处理,对推进镇村一体化绿美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将继续关注跟进这个项目的推进情况。
这是塘蓬镇人大积极组织代表开展“三问一评”活动的缩影。他们通过年初问安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并在年终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的监督工作方式开启人大监督工作新形式。在主题活动中,各小组代表对塘蓬镇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14件、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10件开展“年中问进度”,现场督办和询问有关部门负责人。通过开展督办,促进各承办部门加大办理工作力度,加快办理工作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办理的质量和效果,努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聚焦“绿美”农田复耕
进村入户当好群众的“倾听者”
“我们村的撂荒地连片面积60多亩,基础设施差,水源不稳定,几个种植大户过来都摇头,现在终于有老板感兴趣,个别村民却不同意承包流转。”镇人大代表、留村村干部黄诚平带领第三小组的代表们来到撂荒地现场了解撂荒地复耕陷入困境原因。他们和村民拉家常,宣传撂荒复耕政策,了解村民的担忧,消除村民的顾虑。“我之前担忧农田连成片以后,找不回我的田,经过你们的解释,我放心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出去!”经过代表们的耐心解释,村民黄大伯赞同了流转。代表入户走访,赢得群众理解支持。
塘蓬镇人大开展“竞标争先”行动,展现“比学赶超”状态,提升工作质量和成效,镇人大落实“双联系”工作制度,将“双联系”制度打造成塘蓬人大特色品牌亮点工作来抓,组织代表每年走访选民不少于60户,填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记录表》,年底装订成册,作为代表一人一档履职资料,通过探索创新代表活动方式,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廉江市塘蓬镇人大代表现场调研。
聚焦“绿美”农村交通
当好群众贴心的“发声者”
这段路长约1.2公里,已经破损严重,但这是周边村民2000多人出入的必经之路,一到下雨便泥泞不堪,群众纷纷反映,希望有关部门开展修路。”镇人大代表、留和村村干部黄明山带代表到现场调研。
塘蓬镇人大根据各活动小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活动内容,着力加大民生改善,攻坚克难,解决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生产生活中的“绊脚石”,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塘蓬镇人大通过组织代表开展主题活动,现场视察,座谈交流,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询问项目进度,督促办理落实等方式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件,当月推动解决6件,形成代表建议6件。
聚焦代表担当
向选民述职增强工作责任感
“通过开展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选民对我的评议,使我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强化了我接受群众监督的意识,增强了服务群众工作责任感,真正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落实到具体的履职行动中。”镇人大代表、那榔村村干部邱光托结合他自身的工作情况,向选民述职时表达了他作为人大代表的所做所悟,并接受了在场选民对他的评议。
塘蓬镇人大建立健全了《塘蓬镇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制定镇人大代表述职计划,每年组织辖区内不少于25%名人大代表开展向选民述职活动,确保塘蓬镇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至少向选民报告1次履职情况。要求述职代表围绕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法规,以及人大决议决定的情况;参加人代会期间审议议案和各项工作报告,以及提出代表议案与建议、批评和意见等情况;参加闭会期间各项代表活动的情况;联系选民、听取和反映选民意见和要求,为群众办实事的情况等,认真总结撰写好述职报告。代表述职会议由原选区选民代表参加,述职后由选民对其进行评议,并进行测评。塘蓬镇人大组织了8个选区的各级代表共35人开展述职评议活动,有121名选民参加并对代表进行评议。目前全镇已有84名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
下一步,塘蓬镇人大将继续完善主题活动,落实“双联系”制度,推进村级代表联络站建设,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人大代表主题活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