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孙子终于上户口了!谢谢人大、谢谢警察同志,谢谢大家!”仲秋时节,已过花甲的邱大娘握着廉江市塘蓬镇人大代表送来的户口本,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连连道谢。
已年3岁的幼儿,因父母失联,多年未能办理户口,孩子上学在即,奶奶邱大娘向塘蓬镇人大求助。塘蓬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牵头协调有关部门,持续跟进,最终解决了邱大娘的孙子入户问题。这也成为塘蓬人大创新“四强”工作机制显成效的缩影。
打造优质平台
建成联络群众的“连心站”
塘蓬镇人大按照“六有”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推进村级代表联络站“三大三化”建设,对24个村(居)联络站的进行提档升级,促进人大代表活动向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开展,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把联络站建成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站”、“履职站”。
塘蓬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紧紧围绕镇重点工作,积极发挥人大自身职能作用。
廉江市塘蓬镇六深村的邱大娘家是一户家庭比较特殊的困难家庭,其儿子因罪服刑,媳妇离家失联,留下3周岁的未入户的孙子与60多岁的邱大娘相依为命。蓬塘镇政府救助站的社工多次走访、慰问邱大娘。
邱大娘的孙子已到上幼儿园的年纪,但因入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很多救助政策实施不了。为此,六深村人大代表联名向蓬塘镇人大反映,提出协助为邱大娘的孙子办理入户,落实其救助政策、按龄入学的建议。
“党群服务中心建到哪里,联络站就设到哪里,党员冲锋到哪里,人大代表就跟到哪里,做到联络站周周有接待,代表月月有走访。”接到六深村级联络站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为邱大娘的孙子上户口的建议,塘蓬镇人大高度重视,即带六深村人大代表、镇公共服务办主任、双百社工等人员到邱大娘家中了解情况并慰问邱大娘。
塘蓬镇人大又召集镇公共服务办、镇妇联、镇残联、派出所、司法所六个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于2022年11月在镇人大办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促进会,将协助邱大娘孙子入户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推进项目之一。通过人大牵头、协调各部门,既分工明确,又能串珠成链,形成工作闭环,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创新“四强”工作机制
“新三问”加快办理进度
塘蓬镇人大积极开展“三问一评”活动,通过年初问安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并在年终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的监督工作方式开启人大监督工作新格局。塘蓬人大并将该模式实践演变为“新三问”,即在闭会期间对人大代表的各项意见建议实行交办前问办理计划,交办中问办理进度,交办时间到问办理结果模式,通过“新三问”开展督办,促进各承办部门加大办理工作力度,加快办理工作进度,提高办理的质量和效果。
在督办邱大娘孙子入户过程中,虽然已明确各部门职责,但还是几经曲折。塘蓬镇人大多次召集有关部门询问进度,了解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商量解决办法。例如,须通过亲子鉴定方式为邱大娘孙子入户,塘蓬镇人大协调镇政府和塘蓬派出所联合出函,并由塘蓬派出所协助通过监狱开出邱大娘儿子DNA证明。
塘蓬人大还联系到社会爱心人士、和镇社工救助站社工对邱大娘及其孙子进行日常的关心和帮助。经过塘蓬镇人大持续跟进和有关部门的努力,终邱大娘孙子入户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并将户口本送到了邱大娘手中。
塘蓬镇人大通过创新“四强”工作机制,积极发挥人大自身职能作用,充分调动了代表履职积极性,反映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服务选民”的新面貌,推进村级联络站成为选民与代表的“连心桥”,促进各承办部门办理进度和质量,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