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铺街道党员干部在转移受困群众。记者林明聪 通讯员陈枫岚 摄
受持续降雨和上游水库泄洪影响,10月20日至21日,鉴江、袂花江、小东江水位持续上涨,吴川市部分河段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出现内涝,防汛救灾形势严峻。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吴川市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顶风冒雨,以“迅”制“汛”,为抢排积水奔波在街头巷尾,为转移群众疾走在老房危房,上下一心,主动作为,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努力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以迅制“汛”——博铺街道地处袂花江畔,在此次汛情中道路、房屋、农田受浸。10月20日凌晨,博铺街道启动应急“夜间叫醒”机制,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街道防汛群众转移攻坚队伍紧急集合,明确分工、压实责任,从“转移、救助、安置”三方面做好应急抢险工作。该街道部分地区积水较深,社区干部用冲锋舟积极转移受灾群众。该街道启用学校为临时集中安置点,安置低洼户群众,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送上餐食,做好群众沟通安抚,全力保障被转移群众生活。
冲锋在前——梅菉街道广大党员闻“汛”而动,自发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巡逻队、党员志愿服务。从10月20日凌晨开始,党员干部奋战在河道巡检、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物资配送、紧急救援等各条战线上。在梅菉街道梅岭社区,党员干部为受困群众送暖心物资。梅菉街道梅山社区利用沙包加固社区防洪水闸,并架设3台抽水泵抽水,以降低辖区鱼塘水位,防止低洼地村民受浸。
闻“汛”而动——在兰石镇四叉口渡,该镇党员干部全力加固四叉口渡附近河堤,防止河堤崩塌。黄坡镇消防队及应急分队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赴平城村委会等防汛救灾一线,协助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浅水镇和吴川市水务局迅速行动,抢险人员用塑料布和沙袋把受损堤面封实,对塌方部位做进一步加固,拉砂、装砂袋,用机械打木桩250支固堤。在长岐镇下仓社区,消防队员同下仓社区党员干部合力救援被大水围困群众;加固鉴江上流滩段堤围;转移山赖村被困群众。吴川各供电所党员干部带头紧急开展低洼、易浸设备及台区特巡特维,持续做好低洼水浸台区跟踪监测和应急处置。
“汛”速出击——覃巴镇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房旧屋、低洼易涝地区,切坡建房以及山塘水库等重点隐患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根据汛情以及实地调研情况,实时研判,迅速制定应急方案。分组提前撤离转移低洼住户,清理断枝落叶,疏通沟渠,准备沙袋,排除安全隐患。并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应急值守制度,机动应急组随时候命,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吴川市公安局大山江派出所于10月20日2时许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立即联合社区干部、村干部开展现场走访排查及转移群众工作,使用泡沫船救援被困群众。救援及转移工作从凌晨一直持续到上午,民警、辅警成功转移群众65户共计216人。
以汛为令——长岐镇小东江博历站、三丫江新联村站水位迅速上涨,老巴山苏村堤围排水闸、鉴江上流滩段堤围、三丫江南清西江口段堤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情况告急。长岐镇干部、党员、退伍军人等力量全部动起来,奋勇冲锋,挡在前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严防发生次生灾害,相关镇街党员干部加强对河堤、堤口等低洼易涝点的巡视排查。
该市三防指挥部已于10月22日22时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降为防汛IV级应急响应。10月23日早上,吴川市江河已全部在警戒水位以下。至10月23日早上,吴川市防汛救灾工作仍在进行之中,该市党员干部将主动担当,持续奋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奋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防汛救灾一线展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