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凝“新”聚力 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2023-08-30 08:3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林艳芳 通讯员郑子杰

吴川市覃巴镇那梧村的黄牛养殖场。记者 李波 摄

推动吴川首个农特产线上品牌孵化平台搭建,养殖专家走塘边地头,乡贤回乡助力……今年来,吴川市“两新”组织积极投入到“百千万工程”及湛江市基层党建提质年“1+2+6”行动中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党建共建、产业带动、就业扶持和公益帮扶等措施,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党旗红、企业强、农民富、县域兴”。

强引擎铸堡垒 聚合“新”动能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为理顺、强化“两新”领域党组织的领导体系,吴川市不断完善吴川市委“两新”工委领导机构,构建起“市—行业主管部门—‘两新’组织”三级组织领导机制,打造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管理体系。联动职能部门建立起囊括242家非公企业和253个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台账,已成立“两新”组织党组织110个,选派党建指导员95名指导党建工作,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与此同时,依托吴川市“百千万”教育培训体系以及“吴川先锋”智慧党建小程序积极探索深化理论教育“双轨并进法”,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创建“五强”党支部活动,打造了一批叫得响、可复制、能推广的政治功能强、阵地根基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两新”组织党组织。

“企业党支部建立后,党员先锋作用明显提升,很多关键任务有人带头扛、困难任务有人带头干了。”广东鸿基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杰说,在“立体式保暖羽绒被的研发与产业化生产”技术研发过程中遇到严重瓶颈、陷于僵局情况下,支部党员凌伟亮果断站出来提出承担破难攻坚重任,经过一个多月连续奋斗,终于取得了技术的突破。今年来,在党支部带领下该公司已成功申请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2件,获得了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证书2项。

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聚焦“两新”组织发展人才需求,吴川市建立健全非公企业人才引进和合理流动的柔性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激励机制和人才的有效保障机制等,引导“两新”组织党员在关键领域、关键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产才融合,为企业发展挑“大梁”。

通过建立党员与人才“双向培养”机制,坚持把产业带头人、企业负责人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产业带头人或企业负责人,不断增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目前,吴川市70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中65人为企业的产业带头人或企业负责人,占比达92.8%。通过严格把好“两新”组织党员入口关、考察关和监督关,重点培养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关键岗位优秀分子,坚持“骨干是积极分子,党员是骨干”的“联动孵化”党员培养模式。近三年来,吴川市共在非公企业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52人,现有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70多名,均是非公企业中关键领域的骨干分子,产业工人在党员队伍中的比例稳步提升。

助乡村促振兴 释放“新”势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吴川市“两新”组织在吴川市委“两新”工委的指导下,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实行企业与村结对共建,采取“党建+产业”“党建+项目”的方式,推动资源向乡村汇聚,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走进吴川市祥瑞农业有限公司火龙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株株火龙果植株排列成行,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茁壮,有的枝条上已经结出了果实……外出乡贤李上才积极响应“双招双引”活动,回乡投资发展本土火龙果种植,建立了400多亩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年产量达300万公斤,打造的“祥红一号”火龙果品牌也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记。公司成立以来,带动了周边火龙果种植1000多亩,直接解决了周边村子50多人的就业问题,助力群众致富。

在覃巴镇马路村,吴川市新阶联党支部书记梁耀钟充分发挥新阶联人士资源优势,推动在该村建立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农村电商直播基地,打造了吴川首个“农特产线上品牌孵化平台”,为农产品提供选品、咨询、直播销售等多方面的电商服务,实现大数据服务乡村振兴。

“回乡建设这个黄牛养殖基地,希望能带动更多村民跟我一起干,一起走向致富之路。”广东梧聚农牧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茂彪说。为了带领乡亲走上产业致富道路,他投资建成了存栏达3300多头黄牛的现代化养殖基地,通过党建引领打造“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累计带动1803户农户养牛,推动农户增收1151万元,平均每户增加年纯收入6383.8元。

此外,为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吴川市扎实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发动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目前,吴川市已有27家本地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项目58个,帮扶村庄19个,投入帮扶资金共2130万元,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聚众力促治理 展现“新”力量

“好在有这些年轻人帮忙,我家的水龙头马上修好了,要不然靠我两老可就麻烦了”。“是啊,他们可能干了”。一提起社工志愿者们,林伯两口子赞不绝口。

这种赞誉声在梅菉街道梅山社区经常性能听到,原因来自梅菉街道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心系长者——筑牢居家安全屏障”项目。项目启动后,支部党员带领志愿者们走家入户,常态化深入了解居家老人特别是独居在家老人的生活情况,建立服务档案,及时帮助老人解决烦心事,得到社区居民群众好评。

今年来,吴川市紧扣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双报到”工作,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建引领作用,有序推进“两新”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为吴川市基层治理水平提升赋能加力。截至目前,已有30个“两新”组织党组织与街道社区结对共建,250多名“两新”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参与社区文明创建、楼道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为社区群众实现“微心愿”20多个,办实事30多件,推动构建优势互补、互带互动、共解难题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在今年台风“泰利”防御工作中,吴川市110个“两新”党组织闻令而动、逆风而行,迅速抽调专业力量组建党员先锋队30个,组织党员500多人次下沉一线开展隐患排查、抢险救灾,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推动组织稳步发展的同时,吴川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参与公益,主动回馈社会,以实际行动擦亮“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先锋底色。

“百年大计,教育是根本。家乡要发展、农民要改变命运,最有效、最实在的就是发展好教育。”珠海吴川商会党支部书记祝华寿为改善家乡儿童的入学条件,今年再次投入20万元资金资助樟铺镇斗门小学办学,这已是他自1996年起,连续支持樟铺镇斗门小学办学的第27个年头,累计捐款达350多万元。

据统计,在今年“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吴川市各商协会党支部积极发动商协会党员、会员捐资,共募集捐款2767.7132万元,以实际行动服务家乡发展。

编辑:陈广灏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