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呈岛红树林。
随着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的建设,来自五湖四海的“湛巴人”汇聚于湛江,他们将自己在湛江的工作和生活体验拍成一系列短视频。
视频截图。
8月22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这个七夕,且道一段他与红树林双向奔赴的故事》,文章主角是徐自成,他负责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事务话题。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出于对自然和生态的热爱,徐自成一直活跃在湛江志愿者活动一线,这让他看到许多湛江人对生态环境的爱与行动。在他眼中,湛江人与红树林之间充满了故事。
在某次社区活动中,徐自成结识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桥管理站的林广旋站长,并在与林站长的深入沟通中,体会到了湛江这座城市与红树林相依相守的至深情感。
“从90年代至今,林站长和他的团队一直守护着高桥这片红树林,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徐自成说。
红树林的造林,需要按照株行距插好,然后日复一日地守护并等待成林。徐自成跟随林站长的脚步,亲身体会了红树林的种植过程。
正是这些不忘初心的育林人,守护这片林荫的成长,使得高桥红树林保护区扩展成为了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
徐自成说:“红树林的栽种其实并不难,只是需要有人不怕脏不怕累,坚持做下去。”
通过林站长的介绍,徐自成对红树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防风消浪的“海岸卫士”,是净化陆地径流、防治近海水域污染的“过滤器”,在碳汇和碳循环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十年如一日,林站长和他的团队守护如初,为高桥红树林创造了更多生存保障,也为这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红树林是近海渔业的“饲料厂”,也造就了湛江渔民采海的传统。徐自成走入红树林保护区附近的渡头村,见证了这里的人与林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
视频截图。
村民自发地保护红树林,红树林也保障着他们的渔业和生活,馈赠给这片水土一个稳固持续的生态保障。
除了红树林的保护,徐自成还在关注着湛江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多个话题,例如鸟类保护、中华白海豚保护等。同时通过社区咨询委员会会议、科普进社区及项目沟通热线等平台,与当地社区建立公开、透明、及时的沟通渠道。
徐自成有个愿望,希望能有更多人与他们一起,积极参与湛江生态保护,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