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记者 郎树臣 摄
从金牛岛上空俯瞰,一个个翠绿色的红树林岛堰星罗棋布散布在海面上,这里也因此享有“南国千岛湖”的美誉。
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记者 郎树臣 摄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湛江考察时,来到金牛岛红树林片区,他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这一红树林片区位于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
作为“国宝”,湛江红树林分布广泛,还享有“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等美誉,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雷州市附城镇岚北村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群的海鸟在沙滩上觅食。 记者 李忠 摄
各界热议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牛岛)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这对于从事红树林保护的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大的鼓励,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了。我会和保护区的同事一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红树林保护好,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总书记不只关心红树林本身,还关心整个红树林的生态系统。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我觉得特别感动。我们做红树林保护,根本目的就是努力提升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今年是我在红树林保护一线工作的第20年。能够代表红树林保护工作者介绍红树林的情况,我感到非常光荣。我是学林学专业的,能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到工作上,同时又有一份自己非常喜欢的工作,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廉江高桥守护红树林30多年的工作人员林广旋:
看到总书记到来的消息,我感到无比振奋。廉江有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最为完整的高桥红树林、全国最大的珍稀红树植物小花老鼠簕分布的安铺红树林,资源独特。总书记这次来察看红树林,更加坚定我扎身自然保护一线、切实履行好林长职责的决心。我们一定时刻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严格资源管理,科学生态修复,把湛江红树林这块宝贵资源保护好。
麻章区湖光镇世乔村党支部书记许伟宁:
总书记到访金牛岛红树林,这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全力以赴,把红树林保护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带动村民子子辈辈辛勤劳作,爱护好我们的红树林,讲好红树林的故事,把金牛岛红树林片区打造成科普教育及休闲观光的热门景点,更好地带动村民致富。
麻章区湖光镇世乔村村民许合贤:
总书记到我们世乔村来看红树林,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现在我们村里的经济发展、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村民收入越来越高,红树林越来越靓,我感到非常幸福,我会尽己所能爱护好我们的红树林,成为红树林修复与保护行动坚定的实践者。
雷州纪家镇北仔村的一处红树林,成群的候鸟在上空翻飞。 记者 李忠 摄
雷州市附城镇岚北村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 记者 李忠 摄
科普小知识
1、为何叫“红树林”?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植物群落。很多红树植物都富含单宁酸,树皮一旦被割开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迅速氧化成红色,因而得名“红树林”。
特呈岛红树林下,覆盖着成片的这种海苔。 记者 李忠 摄
2、红树林有什么特性?
红树林一些种类存在胎生现象。所谓胎生,就是树木幼苗在母树上生长发育一个阶段后,才脱离母体。这种现象和高等动物繁殖后代相似,因而被称为胎生。
红树林能够生长在海水里。有的红树树种能在含盐量高达4.2%的海水里生长,其根部长满了树瘤,海水通过毛孔被树体吸收。红树的叶子有泌盐细胞,能从叶子表面把盐泌出。
红树林具有大量呼吸根,甚至在海水淹没树体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呼吸。3米高的白骨壤,指状呼吸根多达近万个。一些树种根上有大量气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
红树林有密集的支撑根系统,支撑根能够把树体牢牢固定在淤泥中。
3、红树林具有什么价值?
红树林全身都是“宝”,不仅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还具有较强的医药功能。一些红树品种的果实可供食用,例果实成熟后像茄子的秋茄,果实如椰树、种仁可食的水椰,树皮可以止血、通便、治疗恶疮的角果木。
红树林植物分为真红树林植物和半红树植物。其中,真红树植物是指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具有较强的药用功能。红树树皮入药,可治肺虚久咳;角果木树皮捣碎可以止血、收敛、通便和治疗恶疮,种子榨油可以止痒;榄李,叶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鹅疮、湿疹和皮肤瘙痒等;老鼠蝴的根可药用,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等症状。
半红树植物是指既能生长在海岸潮间带,也能在陆地非盐渍土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例如,银叶树,木材材质优良,种子富含淀粉,可食用,亦可榨油。海檬果,是滨海地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木材质地轻软,可制造箱柜、木屐;钝叶臭黄荆,适用于花坛美化、绿篱或盆景。水黄皮、黄槿、玉蕊等可形成独特的护岸林带。
在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候鸟立满枝头。 记者 李忠 摄
廉江营仔的红树林下,有一地的小螃蟹。 记者 李忠 摄
4、为什么说红树林是生物的“天堂”?
红树林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红树林维持了一个食物链复杂的高生产力系统,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这里有着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涵养着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红树林伴生植物及水体浮游植物等,消费者有鱼类、底栖动物、浮游动物、鸟类、昆虫,分解者有微生物,还有无机环境。红树林生长茂密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其底栖动物吸引各种鸟类潜藏其中。夏日炎炎,红树林犹如大自然的“空调”,优良的环境、丰富的食物,使得红树林成为候鸟迁徙“落脚点”和“加油站”。
全国首个蓝碳交易是“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
2021年6月8日,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签约仪式在青岛举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了“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产生的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抵消基金会日常工作和开展活动产生的碳排放。
相对于陆地植被的“绿碳”,蓝碳是海洋的蓝色碳汇,即海洋生物固定的碳,而红树林被认为是固碳最有效的蓝碳生态系统。“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是全球首个同时符合核证碳标准(VCS)以及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碳汇项目。其中,VCS是全球最广泛的自愿性减排量认证标准,相当于国际通行的碳交易“许可证”;达到CCB标准,意味着在碳交易时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法明说:“在蓝碳交易上,湛江红树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对蓝碳交易、碳中和具有示范性意义,有利于促进红树林生态修复,并延伸到滩涂湿地和盐沼湿地的保护修复上。相比陆地碳汇,红树林是固碳最有效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在高效固碳的同时,湛江红树林还能‘卖’出去,这是非常难得的,意义非凡。”
雷州东岸红树林带蜿蜒曲折。 记者 张锋锋 摄
数读湛江红树林
湛江是全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地级市,在此建立的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保护区”),面积达20278.8公顷,有15科26种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8目48科312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生长,与城市相伴相生。
近20年来,保护区管理局已营造修复红树林近1500公顷。红树林面积扩大吸引更多生物在这里安家。监测情况显示,保护区的鸟类从2002年的194种增加到2023年的312种。
我市统筹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编制《湛江市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2021—2025年)》,持续加强和改进红树林保护管理工作,明确到2025年底,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4183公顷。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莫松萌 值班编委/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