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抬头仰望湛江蓝 放眼皆是生态绿

推进绿美湛江生态建设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04-01 12:50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 林艳芳

瑞云湖公园草木葱茏。  记者 张锋锋 郎树臣 摄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湛江湾上,“绿色长城”红树林青翠葱茏,鸥鹭齐飞逐浪卷。绿色是湛江城市的颜色,更是湛江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突出“绿美广东”引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共湛江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绿美湛江”生态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努力实现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绿美湛江,绿字当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湛江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湛江不断探索,持续写好“绿色发展”文章。

滨湖公园美如画。 记者 李波 摄

市民在休闲娱乐。 记者 张锋锋 郎树臣 摄

红树林绿了蓝海湾

在公园,在海边,在碧道,或青翠、或湛蓝,水质清澈可鉴、绿树随风摇曳,近年来湛江“洗肺之城”的美名愈传愈远。湛江最响亮的生态名片,当属沿着1500多公里海岸线间断分布的红树林。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2021年12月,湛江召开建设“红树林之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打造“红树林之城”,背后释放出的信号,正是这座城市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高的位置。一年多来,湛江加快红树林营造修复,成立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推动红树林景区提档升级。

湛江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明确,要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凝心聚力建设“红树林之城”,全面提升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努力把“湛江红树林”打造成生态文明新名片、绿美广东新亮点。

3月19日,湛江印发《湛江市深入推进绿美湛江生态建设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并于22日召开了绿美湛江生态建设动员部署会。

《方案》深入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绿美湛江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以落实“三项措施”、实施“七大行动”、提升“三个效益”,扎实推进湛江生态文明建设,着重对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红树林之城”建设、绿美城乡、绿美保护地、绿色通道、古树名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

预计到2027年底,全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7.61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73万亩;到2035年,全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32.38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0.28万亩,推动湛江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幅提升,绿美生态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半岛。

景色宜人的金沙湾。  记者 欧阳泽 摄

从“绿起来”到“美起来”

在湛江,把公园装进“口袋”,将绿色拥入怀里,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新风尚。

2011年,湛江聚焦人民群众身边事,找准着力点,通过50个小游园的建设,切实把绿地建设在老百姓身边,让市民均等化享受绿色福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2年,湛江先后新建和升级改造13个不同规模的“口袋公园”,有效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减少与市民绿化需求增长这一矛盾,推动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以“小切口”惠及大民生,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切实增进市民绿色福祉,增强城市宜居程度。

作为《方案》中的重要内容,湛江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将以多种措施深入推动湛江从“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推进建设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并继续补充完善一批“口袋公园”,为城市增添绿美微景观。到2027年底,建设具有鲜明岭南特色和湛江本土文化特征的绿美古树乡村21个、绿美红色乡村28个。

与此同时,湛江深入实施湛江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积极建设美丽海湾,统筹推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建设,加快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全面落实林长制,高质量建设生态廊道、绿道、碧道,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内外兼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森林城镇、森林乡村,营造“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绿美人居环境。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