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一学校开展校服设计活动,并挑选部分优秀作品制作展览。(据12月20日《湛江日报》)
说起校服,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多是宽大的衣服、固定的配色、千篇一律的样式,这类校服虽然舒服,却美观不足,有特色的则更少。随着时代变迁和审美变化,如今学生们对校服设计有着更多期待。
校服设计,不光是一个技术问题。上个月底,甘肃敦煌四中的校服凭借敦煌文化元素“火出圈”。据新华社报道,敦煌四中校服上的纹样取材于敦煌莫高窟藻井上的团花卷草纹,校服的裤装、裙装选取了藻井图的底色。有学生表示,校服上的图案让人想起敦煌壁画,穿在身上十分自豪。无独有偶,湛江一学校最近开展了校服设计活动,学生进行大胆的颜色搭配,在校服中融入古典或潮流的时代元素,处处体现着奇思妙想。这些例子都在表明,校服完全可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彰显潮流时尚的生动载体。
世界上最早的校服出现在五百年前的英国,校服成为培养学生纪律意识、规范学生言行的一种手段,同时也体现着学校形象。当时,统一的校服还有效地杜绝了学生之间的攀比,创造了平等的学习环境。身穿校服上学,学生会有一种被充分尊重的感觉,由此而生一种自豪感,进而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及归属感。时至今日,校服的这些传统功能仍在持续发挥作用。
近年来,校服的一项新功能逐渐被世人所认同——贴身美育。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担任校长期间提出“美育”的重要,他将美育理解为一种世界观教育。如今,有学者认为,学校的美育工作,除了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设置之外,最直观最便捷的教育,就是学校服装,叫做“贴身美育”。设计优良的校服,能给学生带来美观得体的穿着效果和舒适自在的穿着体验,对学生进行鲜明具体的美学熏陶,这就是校服的美育功能。几年前起,湛江就开始举办全市中小学最美校服大赛,通过在各中小学中寻找“最美校服”,引导学校重视校服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也希望能吸引包括生产、设计等社会资源更多地关注校服文化,助力以美育人。如今,学校让学生参与到校服设计中来,又是另一种创新。假如能把带有湛江特色的元素融入校服设计之中,则更是意义非凡。就如敦煌四中的校服,它已经成为传统文化、本土特色的载体,在直观展示传统文化之美的过程中,也能润物无声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学生对家乡的亲切感、认同感。此时,校服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服装,而是成为育人的优良载体。
校服美育,是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无论是中小学校还是校服供应商,都应该把校服美育的功能重视起来。这就需要在设计校服的过程中,站在美育的载体、本土特色与传统文化的载体的高度去认识校服、设计校服,将时代潮流元素、地方特色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等融入校服。或许,在校内举办一次学生设计、学生评选的最美校服大赛,就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