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有关情况。
二十条措施不意味“躺平”
为何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一、密切接触者的管控措施由“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随着病毒变异,其潜伏期逐渐缩短,在5天内发现阳性的概率很高。 此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集中隔离时间由7天改成5天预计可节省大量隔离资源(约30%)。 同时,考虑到奥密克戎最长潜伏期为8天,5天集中隔离结束后实施3天居家隔离能最大限度管控住风险。
二、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人群规模大,但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仅为3.1/10万。通过及时判定并管控密切接触者,就能降低密接的密接转阳的风险,因为极低的阳性概率造成大量人员被管控,两害相权取其轻,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评估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仅为3/10万。但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大量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四、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评估显示,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为4.9/10万,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高风险区阳性人员外溢主要与风险区划定不及时、范围不准确、协查不及时有关。发生疫情的地方要第一时间精准划定高风险区并对社会公布。
五、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评估显示,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为1.6/10万。通过闭环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者。
优化后能缓解隔离资源紧张和流调压力
解决货车通行过度管控问题
切实做到:
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限制运输服务;
严禁以车籍地、户籍地为依据,或有涉疫地区行程为由限制货车通行;
严禁“一刀切”限制封闭区域末端配送,切实打通配送“最后一米”;
严禁实施“静默”或封控管理的城市一律限制货车进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重要物流枢纽集疏运等货运车辆顺畅通行;
严禁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格落实“即采即走即追”要求。
不能为了达到零风险推诿拒收患者
或再对隔离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
成立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