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邮政管理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基本形成,三个以上快递品牌进村覆盖率达100%。(10月10日《湛江日报》)
10月10日湛江日报以“非凡十年”的角度,报道了我市快递行业近年的发展情况。其中最突出的,是我市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基本形成,三个以上快递品牌进村覆盖率达100%”,这意味着,“快递进村”在湛江已成气候。
快递进村,是指快递服务通达建制村。过去,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居民网购并不是随便就“买买买”,快递要去镇上取,派送还得多加钱,生鲜食品不敢买……这是难题,压抑着农村居民的网购欲望。对于乡村产业发展而言,快递不进村,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想“触网”,要么等转运,要么等中间商收购,成本提高了,利润也压低了,一些生鲜产品错过时间质量也大受影响。正因如此,各地频频探索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之法。“交快合作”“快快合作”“邮快合作”等各类创新模式“多点开花”。
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农村快递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变化:其一,进入农村的快递比以前显著增多,留在村里的老人开始学会用手机在网上购买生活用品;其二,受疫情影响,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了村里,其中一些人带回了“直播带货”,尝试把家乡的特产放到网上卖,这也让从农村发出的快递增长了许多。从湛江的数据来看,“今年1至8月,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3.38亿元,同比增长11.48%”,“今年前8个月,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425.01万件,同比增长32.99%”,这都足以证明,广大农村快递市场潜力巨大,“快递进村”不仅是便民惠民大礼包,更是乡村振兴新机遇。
快递进村,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包裹的流通更加通畅,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得以便捷地进行网购,农村消费潜力不断得到释放。而从更深层来看,快递进村也给乡村打开了发展新空间。依托快递网络,“快递+电商”成了致富新模式,越来越多“土特产”进入城市,在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农民拓展了增收渠道。一些年轻人大可回到家乡开办快递末端网点“家门口”就业,又或者玩转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但我们也要看到,快递进村,服务网点覆盖只是前期步骤,更难的是农村快递网点的持续运营。尽管近年农村快递的业务量在不断增长,但是订单分散、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低、频次少、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仍需解决。统筹邮政、交通、农业、快递企业等各方各环节,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势在必行。各快递网点也要抓住“快递进村”的新机遇大胆创新,利用自身优势尝试多元化经营。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快递网点探索与便利店、水果店等经营模式融合,以“前店后仓”的布局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经营收入。也有一些快递网点,干脆就办成了“快递+直播”服务中心,现场教学让新农人掌握带货技巧,提升快递“出村”流量。
抓住“快递进村”新机遇,不仅是邮政、快递企业的必修课,更应成为广大乡村、新农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