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形势复杂的当下,
我们安享幸福的背后,
是无数“小爱”的默默付出与担当。
对他们而言,
幸福就是抗疫路上的相互陪伴,
朝着早日战胜疫情的共同目标同向同行。
日前,记者在赤坎区全员核酸检测现场,就看到了一幕幕感人的“夫妻档”战“疫”事迹。
每一次搬运,都是一起传递希望
协助赤坎区沙湾街道运送抗疫物资的胡波、寇吉香夫妇1993年从四川来到湛江打拼,近30年的“湛漂”生活,他们早就把自己当成这座城市的一份子。“我们没什么文化,只能干点体力活,但遇到这些事,也想尽一份力。”胡师傅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
“胡叔,我们下午3点要开展全员核酸,急需一批桌椅布置现场,可以帮忙运送吗?”5日上午,正在给徐闻人民医院运送药品路上的胡师傅接到了沙湾街道干部的电话,爽快地答应道:“没问题,保证两点前回到。”与“0506”疫情期间一样,胡师傅夫妇从来只有早到,没有迟到过哪怕一秒。把桌椅装车后,夫妇两人顾不上喝一口水,就马上给32个核酸检采样点送去。
“疫情当前,他们运送的不仅是抗疫的物资,更是战疫的希望。”沙湾街道物资保障组的干部动情地说道。据了解,为保障全员核酸检测的顺利进行,胡师傅夫妇每天都要多次往返于街道、仓库、冰库、饭店等地,把一车又一车的“粮草”“弹药”及时送往抗疫一线。
浪漫很简单,就是一起并肩抗疫
8月5日,疫情防控的警报再次拉响。赤坎区委组织部干部陈秋艳接到担任滨海社区蓝海丽舍核酸采样点点长的通知后,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中。她的丈夫崔珂珲在得知该采样点人手紧缺后,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夫妻俩冒着小雨领取物资、协调物业、联系志愿者……忙得不可开交。“这下我们不仅是夫妻,更是一起合作过的好拍档,一起奋斗过的好战友。”陈秋艳一边擦着丈夫头上的雨珠一边打趣道。
全员核酸检测启动以来,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11点,但每晚回家路上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怎样做好抗疫工作。他们会一起商量第二天要补充哪些物资,一起反思怎样更好协调志愿力量,一起总结哪个环节需要改进,从而更好地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别人的浪漫是我吹过你的晚风,而我和她的浪漫很简单,就是做她做过的事、走她走过的路。”崔珂珲说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对“90后”夫妻用并肩抗疫诠释他们的浪漫“爱是同甘共苦,爱是并肩作战。”
岗位虽不同,也是一起守护健康
“我们已经差不多一个月没有见面,但每天我们都会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给对方加油打气。”赤坎区流调中心工作人员王锦鹏笑道。他的妻子吴子娴是湛江市公安局特殊监所的医护人员,主要负责工作人员、在押人员的核酸采样和监内环境消杀等工作。由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常常20多天才能回家一趟。身处同一座城市,但两人为了疫情防控大局,却谈起了“异地恋”。
抗疫方式有所不同,责任担当别无二致。疫情发生以来,被抽到流调中心工作的王锦鹏就一直忙着核查密接信息、溯源行程轨迹,为了核清每一位密接者与病例的时空交集,常常是连续作战、不眠不休。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让夫妻俩无暇顾及家里的事情,特别是正值暑假,家中小孩无人照料,只能将小孩暂时托付给老人照看。虽然对家人有所亏欠,但王锦鹏夫妇始终秉持着坚守岗位、同心抗疫的信念,和千千万万有着相同使命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一起不舍昼夜、守护健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赤坎区的疫情防控一线,无数的“小爱真情”正在以“小家”之力为“大家”贡献。我们坚信,有每一个人的倾情奉献、全力配合,这座城市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