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示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结果名单。其中,湛江市湛江湾(北部)海岸带综合整治及修复项目入选“十大范例提名”名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励全省从事生态修复的单位继续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同时广泛宣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成功范例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注度,推动我省生态修复工作持续稳定发展。继2019年成功举办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活动后,2021年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活动。
入选项目要求具有系统性,涵盖山、水、林、田、湖、海、矿等部分或全部生态要素,要对受损的生态系统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同时,入选项目还要求具有示范性,项目的实施对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修复理念、方法、模式等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公众积极参与等。
据悉,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和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指导,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主办,厅事务中心协办,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具体承办的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活动按规定评选程序已经全部完成。经提名推荐、初审筛选、实地考察、网上投票和集中评选等程序,已产生“十大范例”“十大范例提名”等评选奖项,现将评选名单予以公示。
其中,湛江市湛江湾(北部)海岸带综合整治及修复项目入选“十大范例提名”名单。湛江湾(北部)海岸带综合整治及修复项目位于湛江湾西侧海岸带,北起赤坎区滨湖公园,南至霞山区海滨公园,属于市区中心地带。2015年,由湛江市政府申报,国家海洋局批准我市实施湛江湾(北部)海岸带综合整治及修复项目。项目于2020年4月竣工验收。包括完成海岸带景观整治。中澳友谊花园整治修复岸线659.8米、建设二层观景亭一座;霞山区观海长廊整治修复岸线1989.0米,进行了红树林栈道建设、红树林修复、淤泥清理。红树林栈道的建设和红树林修复使市民可以零距离亲近大海,已成为人们观林、观鸟、拍鸟的新地标,吸引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社会认可度高。完成《人龙舞》雕塑建设。完成陆域污染减排。赤坎水质净化厂三期工程和中澳友谊花园截污管渠的建设,改善了污水直排入海的状况,维护了海岸带的海洋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维护海岸带的海洋生态环境,而且为将来海上公共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城市的综合形象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