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别让“预制菜”游离在监管之外

2022-03-07 14:3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叶金福

近年来,由于受疫情的影响,一些餐饮行业为了弥补消费低迷和经济不景气的不足,便适时推出了“预制菜”。加之,一些“上班族”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快,没有更多空闲时间烧制饭菜,这也助推了“预制菜”受大众热捧。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其中,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足见“预制菜”火热程度之高。

但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2月10日,江苏全省关于年夜饭预制菜的舆情共计56948条,问题主要集中在菜品质量、价格问题,消费者吐槽菜品不新鲜、油多、缺斤短两以及价格贵等。这说明,“预制菜”的安全管理问题已游离在“监管之外”,急须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要防范“预制菜”出现安全漏洞,还需多方发力。首先,餐饮协会要发力。相关餐饮协会要尽快制定一套专门的“预制菜”食品生产安全标准,让预制菜企业有“标”可依,对“标”生产,切忌各厂各“标”,无序生产。其次,监管部门要“发力”。市场监管、消保委、食安等监管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要对商家销售的各种“预制菜”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管和督查,一旦发现存有安全问题,就应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从业禁止”,甚至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机制,让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法律代价”。其三,消费者要“发力”。一方面,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品牌和商家的产品,既要留意产品标签,又要注意收货查验,避免因购买不合格的“预制菜”而造成食用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一旦购买到“问题”预制菜,消费者就应积极大胆地向市场监管、消保委、食安等部门投诉举报,以确保自身“舌尖上的安全”,切忌“装哑巴”,自认倒霉。

相信,只要餐饮协会、监管部门、消费者和预制菜企业都能形成联动,共同发力,把“预制菜”的安全管理纳入到“监管范畴”,那么,就一定能确保“预制菜”的安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编辑:何海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