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工作后,大家一起为陈春浩(右三)过生日。 (广东医供图)
29日晚上,广东医科大学湛江校区体育馆新冠疫苗接种点任务“清零”后,现场响起了欢快的歌声,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志愿者、接种完的学生为该校医院管理处陈春浩科长唱起了生日歌、点燃了蜡烛、切起了蛋糕。
广东医科大学自3月25日接种湛江高校“第一针”以来,该校两所在湛直属附属医院组建的疫苗接种服务队“开足马力”,3月29日更是全天接种3337人,再创接种人数新高。
该校医院管理处陈春浩科长作为协调疾控中心、医院、学院的主要工作人员之一,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连续几天的步行数达到两万步以上,“我的朋友都问我是不是开始锻炼身体跑步了。”
29日生日的他一直在现场忙活,晚餐也是在现场随便扒两口快餐了事。完成工作后,他的妻子把生日蛋糕送到了接种点,他感动地说:“和这么多医护人员、志愿者、学生一起过生日,终身难忘。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尽快完成学校全员接种任务。”
这些勤勤恳恳的普通人众志成城拧成一股绳,共筑全民防疫免疫的一道道屏障。
他们中有积极接种的师生——获悉校内接种点库存不足时,不少同学主动找到老师打听附近社区接种点。得知学校将安排车辆集中前往后,学生们耐心等候前往各社区排队接种。
他们中有加班加点的医护人员——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门为3.8万名广东海洋大学师生开辟“绿色通道”,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4名医护人员入驻广东医科大学为7000多名师生开展接种工作。他们中有的顾不上生病的家人,送了个盒饭就匆匆赶回岗位;有的生日不能和家人团聚,女儿只好把蛋糕送到接种点;而顾不上上厕所、滴水未进、声音沙哑更是医护人员的常态……
他们中有热情服务的志愿者——穿着黄色工作服的他们在接种点随处可见,现场每个区域都配有相应数量的志愿者。接种完疫苗就加入志愿服务工作的丁学轩同学告诉记者,虽然服务过程还是挺辛苦的,但是内心感到十分骄傲,因为自己也为疫苗接种工作献出了一份微薄之力。
他们中有多方组织协调的管理人员和辅导员老师。作为拥有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承担了最重的接种安排任务。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黄然在学院上下进行总动员;辅导员刘海漫老师则每天蹲守现场,下班后回家继续统计接种数据,还在接种点现场直播排队实况,方便学生科学调配时间前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