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敬佑生命赢尊重 大爱无疆传佳话

2021-03-17 11:3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曹龙彬 通讯员林晓怡 周圆

    “回家,真好!”2021年3月12日,经过21天的集中休养,广东医科大学98届临床医学专业校友、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骆庆明平安返家。他作为第30批中国驻赤几医疗队的成员随队出征,跨越半个地球到达赤道几内亚,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并担任巴塔点点长。2月19日,这批“白衣外交官”辗转14日回到祖国的怀抱。骆庆明与其他医疗队成员被授予赤道几内亚国家最高荣誉奖——国家独立勋章,为广东医科大学的铸魂育人再次添上光荣的一笔。

骆庆明(左一)跟队友们共庆中国春节。(受访者提供)

    追寻援非前辈的足迹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唐德燊教授援非时就曾获得同一荣誉。当时在校读书的骆庆明从校报里了解到了唐德燊教授的援非事迹,大爱精神的种子就此在他心中埋下。

    工作20多年来,大爱精神在骆庆明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并被不断付诸实践。骆庆明曾于2008年赴汶川参与抗震救灾,多次主动捐款帮助失学儿童,参与无偿献血活动14次,他还曾自费出版个人专著《血浓于水——世界鲜血邮票荟萃》。骆庆明表示,集邮是他一直以来的爱好,上大学后他更是专门收集数以万数的医学邮票,其中包括1000多枚无偿献血主题邮票,“我觉得这么多邮票如果只是自己欣赏的话意义不是很大,倒不如把它做成一本书,让无偿献血的精神影响更多的人。”于是,骆庆明耗费十余年的时间去收集相关题材的邮票和明信片,历时近两年,自费制作出版了这本书。骆庆明的个人专著出版后,江苏省南京市中心血站曾购买了一些书作为礼品送给献血者,而骆庆明自己也捐出了一部分书送给献血者,他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无偿献血。

    2018年6月,省卫健委发布通知,征集医务人员组队到赤道几内亚援助。在确认自己符合条件后,骆庆明果断向医院领导汇报并和家人商量,他的领导、家人、同事都非常支持他,主动为他解决后顾之忧。凭借着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骆庆明通过选拔正式成为了一名援非队员。

    24小时在线,完成门诊诊疗562人次

    骆庆明表示,援外期间遇到最大的考验是语言障碍。据介绍,所有援外医疗队员在出发前都进行了八个月的封闭式训练,主要学习西班牙语。但是课堂学习和实际应用有一定区别,到达赤道几内亚后队员们花了不少功夫去投入适应。

    “我们就多与当地人交流,不懂的时候马上查字典,通过一些语言学习的软件进行自学,慢慢地语言障碍就可以克服了。”骆庆明认为只要用心地去对待每个病人,合理地用药,适当地安慰,医患沟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当地民众也知道我们中国医生是有水平的,是来帮助他们的。”

    除此之外,部分医疗资源匮乏也令他们感到棘手。药物供应不足、诊疗设备缺乏、可检验项目少,这一系列条件短板给医疗队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儿科病房里除了病床基本上没有什么设备,除了常见的几种疟疾伤寒几乎做不了其他检验,诊断病情很多时候只能靠经验去评估小孩的状况。”而且疫情暴发初期当地防护物资短缺,有些民众连续一个星期使用同一个口罩,或者自己用布缝一个口罩。骆庆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心不忍的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力减少口罩更替,把自己省下来的口罩留给当地人用。

    新冠肺炎疫情来得突然,骆庆明所在的医院要调走一部分人去定点医院协助,责任重担更多地压在了医疗队的身上。除了常规工作外,骆庆明还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将国内的疫情防控指南翻译成西班牙语的课件给当地医务人员授课,指导当地医生合理用药,增强其院感防控意识,协助儿科完成医疗文书书写及整理归档。骆庆明还为在赤几的使领馆人员、华人华侨提供医疗保障,即使节假日也24小时在线,全心全意地对待每一位有需要帮助的人,不仅提供药物上的治疗,还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他组织义诊3次,诊治儿童患者100多人次。多次给经济困难的家庭、弃婴捐款捐物,尽己所能为非洲孩子献上一份爱心。

    19个月以来,骆庆明共完成门诊诊疗562人次,住院3128人次,在辅助检查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全靠临床经验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无一例患儿死亡。

    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

    在赤几19个月,骆庆明与当地医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想到此次离别恐怕此生再难相见,骆庆明坦言,最让他牵挂的就是当地的孩子们以及同事们,“赤几的防疫物资依旧紧缺,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但愿同事们能和新一批中国医疗队员紧密合作,一起战胜疫情。”

    离开赤几的前两周,骆庆明陆续跟几个儿科医生道别,大家都依依不舍。骆庆明去超市买了一堆饮料、饼干等食品,还把自己的白大衣、听诊器、几支笔、水杯、茶叶都送给他们,医生们十分高兴,纷纷跟骆庆明合影留念。他也买了很多衣服、零食、玩具送给病房里的孩子们,希望能给他们带去温暖,他认为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离开之际,骆庆明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当地一起共事的Marta医生送给他的。据骆庆明介绍,Marta医生是一位很勤快、负责的医生,可是那一天她过了早上十点还未到医院上班,同事们都觉得奇怪,打电话问她才知道,她刚经历了车祸,正在医院检查。幸运的是,她检查后没有发现大的问题,正准备回家。下班后,骆庆明立即和Lufina医生驱车前往Marta医生的家。在Marta家坐了30多分钟,骆庆明才终于见到惊魂未定的Marta,他们十分关切地询问她身体情况怎么样,万幸的是Marta一切正常,甚至连皮外伤都没有。

    “我告诉她,中国有一句古语,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她和她的家庭一定会很有福气的。”Marta听后连连点头大笑,随后,双手递给骆庆明一本金灿灿的笔记本,饱含深情地说这是送给他的一份礼物,“你可以在里面记录下在赤几的生活,也可以用来学习西班牙语,回到中国你看到笔记本就会想起你和我们一起工作的日子。”

    援外的19个月里,骆庆明见证了太多生离死别和无可奈何,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无论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还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都必须维护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发展,只有这样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才能持续提高。

    骆庆明表示,能获得赤道几内亚颁发的“国家独立勋章”是非常高兴的事,这代表着赤道几内亚国家对医疗队全体成员的认可,“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后我会尽快适应调整状态,更加用心地去面对临床工作和管理工作,继续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生精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