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小龙(右)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记者 张锋锋 摄
昨天,“80后”创业者黄小龙回到家乡廉江市塘蓬镇仙人嶂脚下的种植基地,指导工人种下加工特色小菜所需的原料黄瓜、芋叶、杨桃等,这是他运用大数据体系,智慧种植的新开始。
2015年,国家鼓励农村电商发展,为了让“家乡的味道”触手可及,大学毕业的黄小龙从外地回到家乡廉江市,投身电商创业。今年初,他看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内容后,深受启发。
随后,黄小龙认真对京东后台、京东罗盘销售数据、淘宝生意参谋、一亩田天机农业大数据、1688批发平台的大数据综合分析,将大数据体系上的各地区种植产量、同级产品的种植品种、其他地区对产品的需求、产地的批发价格和销售价格,每月的发货量和目的地的销售量,乃至全国各种农产品上市的时间等一一进行筛选。“根据大数据体系的信息,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后,我认为智慧农业大有前途。”他自信地说。
于是,黄小龙在廉江仙人嶂脚下承包600多亩土地,分别种植番薯、火龙果和打造集体验、观光、种植、亲子活动于一体的五彩田园。他介绍,根据数据库显示,番薯3个月后上市,刚好是市场的空档期,而火龙果则是需求量大、地域性强的水果,五彩田园则按不同季节种植。走进旁边的加工厂,黄小龙笑着对记者说:“根据数据库的信息提示,准备用黄瓜、芋叶、杨桃加工成特色小菜。”
其实早在2015年,黄小龙就运用大数据与京东联合举办首届红橙旅游文化节,在天猫、苏宁、网易等平台同步销售,让廉江红橙搭上互联网快车。根据大数据体系的信息,将红橙进行分级销售,提高红橙知名度。此后,依据大数据统计,到上海举办红橙专场展销会,成功让红橙进驻上海高端超市。2017年,黄小龙被评为广东农产品电商创业带头人。2018年,他的“橙乡味道商贸有限公司”荣获湛江市首届农村电商十强企业和广东省农村电商企业标杆奖。目前,公司已拥有种植、销售、加工、休闲旅游等一条全产业数据链。受其影响,公司40多名员工中大部分是回乡的大学生,其中30多人是“90后”。
湛江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陈红文认为,黄小龙运用大数据信息智慧种植,开创了农业精准种植的一种新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