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喷疫苗是模拟呼吸道病毒天然感染途径,主要诱导保护性T细胞应答,肌肉注射疫苗主要是诱导身体免疫系统产生在血液中的抗体。”
日前,由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北京万泰生物共同研制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启动了临床试验。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在流感病毒载体上,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制成活病毒载体疫苗,从而刺激人体产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鼻喷式疫苗的优势有:
①它的免疫屏障是通过模仿病毒感染的途径。
②它是活病毒,能不停刺激人产生免疫记忆。
新冠疫苗越来越近!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此前介绍,从2月开始,中国共布局了5条新冠疫苗技术路线,确定了12个研发单位,全力推进疫苗攻关。
具体来看,5条主要技术路线分别为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如今,这5条技术路线上已经实现“进入临床试验全覆盖”,这也标志着普通民众已经离疫苗越来越近。
此外,中国已于7月22日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北京也成为第一个启动紧急使用疫苗计划的城市。
中国之外,多国的科研团队也在加紧研发本国的疫苗。
例如,据报道,英国方面近日表示,将试验吸入式新冠疫苗,以向呼吸道喷射的方式对两种在研新冠疫苗作临床试验。这两种疫苗分别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研发,现阶段正在做肌肉注射临床试验。
帝国理工学院日前在声明中称,向呼吸道喷射新冠疫苗可能引发局部和更特别的免疫反应。另外,依据先前的研究,就引发免疫反应所需疫苗剂量而言,吸入式比肌肉注射式更小。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疫苗研发数据报告,截至9月3日,全世界正在研发的新冠疫苗产品共计176个,其中34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8个疫苗进入临床Ⅲ期试验,而中国企业研发的产品就占4个。
相关新闻:美国辉瑞公司在研新冠疫苗试验 参与者出现副作用反应
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5日表示,该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3期临床试验中,一些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出现轻度至中度副作用反应。
据辉瑞公司介绍,参与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出现的副作用反应包括疲劳、头痛、发冷、肌肉疼痛等,一些志愿者还有发烧症状,部分志愿者出现高烧。
由于数据来自双盲试验,目前辉瑞公司不能区分使用了疫苗或安慰剂的志愿者。该公司疫苗研发主管凯瑟琳·詹森表示,独立的数据监测委员会可以获得非盲数据,如果他们认为存在安全隐患会通知公司,但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这样做。
据介绍,该疫苗的3期临床试验原计划招募3万名志愿者参与,目前已招募了2.9万余人,有超过1.2万名志愿者接种了第二剂疫苗。近日,辉瑞公司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宣布将扩大志愿者参与规模和多样性,新增最低年龄为16岁的青少年群体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肝炎病毒感染者等人群,计划总共招募4.4万人参与该疫苗的3期临床试验。疫苗有效性结论报告预计将在10月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