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雷州市英利镇采访时发现,不少村都建起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村中公园。这些公园所在地,从前大都是臭味熏天、蚊虫乱飞的垃圾地。近年来,英利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科学规划,真抓落实,加强考核,各村科学利用荒废地块,将之改造为可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公园。以建设村级公园为抓手,英利镇找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
武寮村“香樟公园”。
村公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那停塘村位于雷州市英利镇,是那停村委会下属的自然村,村中有一座建好不久的“党建公园”,记者慕名来探访。
据村民介绍,公园所在地原是一块原始树林,杂草丛生,一些村民把垃圾随意扔到这里,久而久之,此处臭味熏天、蚊蝇乱飞。去年,英利镇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那停塘村于今年5月正式开始建设村中公园。
村中公园为何以“党建”为主题?记者从村民处了解到,那停塘村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红色村庄。1945年,在南方地下党同志的组织下,一批进步同志来到那停塘村开展秘密活动,并建立了交通联络站,并积极宣传和发展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在这些革命义士的感染和带动下,村中一批思想意识先进的村民积极投身到革命活动中,有的村民对革命同志全力协助、秘密掩护。解放军南下解放海南岛时,曾在那停塘村借宿,全村男女老幼都给解放军送粮送水。那停塘村有一口老井,据村中老人介绍,当年解放军借宿在那停塘村时,得知水井淤积,便下到井中清挖淤泥,清澈井水再度涌出。
党的恩情深似海,那停塘村村民从未忘记曾经的峥嵘岁月。新时代,在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那停塘村党员干部都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当村中决定要修建公园时,村民们一致同意以“党建”命名。修建党建公园时,在老井边立起刻有“饮水思源”的石碑,意在提醒子孙后代不忘解放军恩情。
英利镇内,与那停塘村党建公园同期建设的还有武寮村的“香樟公园”。该公园所在地曾经也是一块无人打理的树林,很多村民不自觉地把垃圾都扔在这里,久而久之成了一块人人避而远之的垃圾场,既影响村容村貌,又潜藏着传播疾病的风险。谁能想到这块虫鼠滋生、臭味熏人的垃圾地华丽转身,变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村中公园。
夏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在香樟公园里,围坐在石桌边喝茶,孩童们在公园中的儿童游乐场里嬉戏,老人在小径上散步闲聊,一派闲适和谐的景象。
记者在香樟公园里信步而行,只见公园中香樟成林,鲜花连片,园中有石凳石椅,有风雨长廊,有曲径通幽,还有健身器材可供村民锻炼。公园的一角是儿童乐园,里面有沙池、滑梯、攀爬架等游乐设施。风雨长廊中有投影仪和幕布,每天晚上,这里都会放映电影,村民们一家老小齐聚廊下,一边观影一边闲聊,其乐融融。
那停塘村“党建公园”。
建起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
那停塘村和武寮村,是英利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曾经,英利镇不少乡村都有卫生状况堪忧的垃圾地,转机发生在2019年。这一年,英利镇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镇142个自然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简单粗暴的拆除和清理,而要把“拆”和“建”都限定在必要的范围之内,避免大拆大建的同时,又避免安于现状,积极拓展美丽乡村的建设用地。英利镇依托村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了青桐村“文化公园”、武寮村“香樟公园”、那停村“党建公园”、田丰村“红色公园”、三元村“珍稀植物园”等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英利镇投入了130余万元加强各行政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并以5个示范点为依托,建设起了集党员教育、文化宣传、休闲娱乐、普法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今年,英利镇已基本实现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以武寮村为例,该村以建设香樟公园为抓手,发动全村干部群众治脏治乱,不仅让原本人人嫌弃的垃圾场华丽变身为公园,村中还制定了门前三包、垃圾清运等卫生规章制度,形成了人人爱清洁、全村搞卫生的长效机制。那停塘村在建造“党建公园”时,党员干部带头,不计酬劳参与建设,还自愿捐款捐物,在他们的感染下,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家家户户都争先恐后地参加劳动,在给公园安装路灯时,村民们连夜干活到凌晨3点,工地上热火朝天。
以科学规划引领环境整治
记者从英利镇了解到,在村庄整治建设初期,英利镇优先对基础条件较好的武寮村、迈炭村、青桐村等村庄进行重点整治,做到“整治一个、验收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个”。随后组织了其他村委会去参观学习,通过以点带面,从而实现整体推进的效果,让全镇142个自然村的村容村貌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英利镇充分发挥规划对实践的目标引领和规范指导作用,要求各村注重把握好规划的深度,引入多元化设计元素,完成了自然村村庄规划,加强了乡村建筑风貌引领,凸显了本地乡村特色,使得自然景观与村落建设浑然一体。为了使人居环境整治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英利镇还建立起了月度考核机制,镇干部深入到村委会,针对各村责任落实、整治效果等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以此进行打分排名。对得分较低、排名靠后的村,将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处罚,整治工作落后的村委会负责人要在全镇大会上做检讨,切实提高了各级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推进环境整治行工作有序开展。
如今,全镇已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建立了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形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142个自然村已全部健全村规民约、章程及村民理事会。经过整治,老百姓房前屋后干干净净,农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英利镇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