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成功发射。 新华社发(郑逃逃 摄)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12月20日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赠埃塞俄比亚微小卫星、“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玉衡号卫星、顺天号卫星、天雁01卫星、天雁02卫星、未来号-1R卫星、巴西1U小卫星等8颗卫星。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由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卫星、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及多星发射能力。同时,这也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实现“一箭九星”发射,研制团队为此选用了“整流罩+过渡舱”串联、八星并联的发射构型,在主星支承舱下方增加过渡舱搭载8颗小卫星。
截至目前,长征四号乙系列火箭主要完成了资源、风云等卫星的发射任务,共开展资源卫星发射任务13次。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22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12次飞行试验。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是中国和巴西两国合作研制的第6颗卫星,将接替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获取全球高、中、低分辨率光学遥感数据,可更好满足两国在国土资源勘查、土地分类、环保监测、气候变化研究、防灾减灾、农作物分类与估产等领域对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并可为亚非拉国家提供服务。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共搭载了3台光学载荷,包括中方负责研制的宽幅全色多光谱相机,巴方负责研制的多光谱相机、宽视场成像仪。其中,宽幅全色多光谱相机分辨率可达2米,幅宽优于90公里;多光谱相机分辨率为17米,幅宽优于90公里;宽视场成像仪分辨率为60米,幅宽优于685公里。
据介绍,该星在继承04星观测要素、数据连续等基础上,成像能力更强,定位精度更高,具备侧摆能力,将为中巴两国资源系列卫星数据应用拓展至全球高分辨率业务领域奠定基础。
1988年,中巴启动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航天领域合作成功先例,被誉为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典范。30余年来,双方联合研制了6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两国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环保和防灾减灾等行业,为中国国土资源应用工程、巴西政府亚马孙热带雨林监测和全国环境变化等国家工程提供有力支撑。后续,中巴双方将继续提升并扩大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拓展中巴两国航天合作领域。
赠埃塞俄比亚微小卫星由我国无偿捐助,是埃塞俄比亚首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约65公斤,设计寿命2年,主要装载多光谱宽幅相机,能够获取农林水利、防灾减灾等领域多光谱遥感数据,支撑埃塞俄比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