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朗诵艺术达人徐兵:当走进一个美的作品你的心灵也是美的

2018-06-02 11:3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 林宇云 图/受访者提供

在影剧院表演现场。

    天空、大地、大海,像这样不加修饰的词语,读起来就是个普通的词。可是一经朗诵者演绎,眼前却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天,是高远辽阔的;地,广阔而踏实;海,一望无际,或惊涛骇浪,或平静深沉。的确,文字描述的效果可能不及朗诵者亲身演绎的十分之一,无法让读者完全领略到朗诵的魅力。

    眼前给记者示范朗诵与朗读区别的人,叫徐兵,安徽淮北人,1989年生的年轻小伙子,部队转业,现在湛江某机关单位担任电视栏目主持人,同时担任法制栏目配音工作。他还有另外的身份——湛江市悦读协会监事长、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全民阅读全国朗诵艺术家宣讲团青年朗诵艺术家,2016年第二届“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得主。他不喜欢被别人称作艺术家或者老师,那么我们就称他“朗诵艺术达人”吧。

    在语文课堂邂逅朗诵

    当记者在微信上联系徐兵做专访时,脑海里是一张爬满阅历的脸。初次见面,和想象相去甚远。面前的徐兵,是一个干净、帅气、阳光的大哥哥。人如其名,曾经是个兵,虽着便装,军人的风姿自然流露,站如松、行如风。

    八零末青年,这个年龄段的人,业余消遣多在网络社交、游戏、娱乐上,徐兵怎么就爱上朗诵了呢?

    徐兵的朗诵启蒙在初中,那会儿他偏文科,特别喜欢语文,这有赖于语文老师说话的声音特别好听。有一次在课堂上,语文老师朗诵了古文《陋室铭》,虽然听不懂这篇文章讲什么,但徐兵觉得老师读得实在太美妙了。朗诵是美的!这颗种子就在心底悄悄埋下了。

    而后,徐兵并没有太多涉足朗诵,只是他对文学依旧偏爱,平日里他喜欢品读散文、诗歌,感受不同作家的作品。大量的阅读积累像是为了日后爱上朗诵而做的铺垫。

    2012年,湛江市举办了一场朗诵比赛,徐兵所在部队的参赛选手突然因故不能参加,比赛前的两天,才决定由徐兵临时顶替上场。这是他第一次登台参加朗诵比赛。他连稿子都没背下来,拿着文件夹上场,最后只拿了三等奖。但那时,徐兵并没太在意,只当是为了完成任务。

    从这以后,声音不错、朗诵还行的徐兵,常常代表单位参加市里各种演出和比赛。而他为了有更好的表现,也不断自我提升,看书、上网研究朗诵的技巧,学习有关的知识。

“夏青杯”表演现场。

    为证明水平而获得全国金奖

    徐兵真正爱上朗诵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只有两年多。2016年,徐兵报名参加第二届“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这是中国朗诵界数一数二的赛事。

    “别人说你读书好,你是学霸,但不参加考试的话,就不能证明你的水平。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就是想看看自己在什么水平。”徐兵说。

    全国20多万人参赛,一路过关斩将,高歌猛进,第一次走出广东,代表湛江,杀到了北京全国总决赛的赛场上。

    在决赛前的两个月,一直苦于没有心仪作品的徐兵,在一次交流活动中,遇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作品——《松山,一个悲壮的名字》。这是当代女作家晓音的一首诗作,诉说的是松山战役中,数以万计的中国远征军以巨大的伤亡换取对日战争胜利的悲壮历史。

    由于父子两代从军,徐兵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骨子里嵌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诗里描述的战争史悲怆而壮烈,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他,让他产生了想要演绎好它的欲望和使命感。

    拿到作品后,徐兵有一个半月不敢读它。“我怕先入为主,一旦把握不好作品的情感基调,就会毁了它。”

    用他的话来说,这一个半月,他都在“感受”作品:深入了解作者的经历、创作背景,深挖松山战役的史料,甚至要看一些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抓取战争现场枪林弹雨、血肉模糊的感觉。

    找到感觉后,他才小心翼翼拿起作品,先是在心里轻轻地读。最后才开始反复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应该怎么读。从感受作品,到推敲练习,到制作背景音视频,徐兵在工作之余完全沉浸于备战决赛,有时到了凌晨四五点他也不知疲倦,整个人兴奋不已。

    来到北京,发现身边高手如云,竞争十分激烈。徐兵坦言:“我当时没有任何底气,他们都比我优秀,声音、长相、服装、道具都很棒。是我身上的军装和这个作品,给了我信心。不管输赢成败,我就是要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给评委和观众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在聚光的舞台上,徐兵看不清评委和观众的脸。表演完毕,掌声如雷,发自肺腑,甚至有的观众站了起来。徐兵知道,他的表演成功了,他把观众带进了作品,带到了松山。

    意料之中,徐兵从全国总决赛708名选中脱颖而出,把全国金奖收入囊中。

    朗诵之美让他倾心投入

    “我突然发现,我居然可以把冷冰冰的文字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别人。在演绎的时候,能够在观众的脑海中勾勒出画面,引起共鸣,抓住他们的心。这实在太美妙了!”

    “曹灿杯”决赛的参赛经历,让徐兵发现了朗诵的魅力,从此他彻底爱上了朗诵,爱上了站上舞台演绎的感觉。当年的小男生,被语文老师朗诵古诗的声音所吸引。今天,他成为了那个声音很好听的人,给别人带来美的享受。

    不仅个人热爱朗诵表演,徐兵还把业余时间投身于推动这项语言艺术的发展。2017年4月,由他和会长陈泽倡议成立了湛江市悦读协会,并集结了现协会副会长陈骏、遥远、姚畅等湛江众多朗诵爱好者、本地语言艺术家,致力于推广朗诵艺术、普通话以及阅读,提高当地语言艺术水平,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由于地域方言多,湛江发展语言艺术的环境相对没有北方好。但令人欣慰的是,社会上涌现出越来越多同样热爱朗诵、热爱语言艺术的‘达人’”。

    “我们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很多单位有朗诵表演特长的人才,希望所有单位都能像我的单位领导支持我一样支持他们,不要让人才埋没了。”在采访中,徐兵多次表达了这一愿望。

    徐兵谈朗诵

    问:还会继续参加比赛吗?

    答:肯定会。最近参加了一个广东省的比赛,别人说你都拿全国金奖了,就别参加了。其实我也怕在小的比赛绊倒,但就是要去挑战自己,你有水平就可以拿到名次。就算跌倒了又能怎样呢?

    问:比赛时会给自己预设名次吗?

    答:从不会。不要轻敌,不要骄傲自大。一个合格的艺术家必须要对舞台有敬畏之心。到现在我每一次上台都非常谨慎,会紧张害怕。但我知道这是好事,不是对作品没信心,而是对舞台保持敬畏。

    很多时候别人叫我徐老师,我说别叫我老师,因为当老师意味着没有太多进步的空间。我愿意当一辈子的学生,可以一辈子学。

    问:未来如何提升自己的朗诵水平?

    答:多读书,多用心去感受生活!有阅历、有经历,内心的情感丰富了,演绎作品时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游刃有余。假的情感,徒有其表,可能会糊弄到一般的观众,但是糊弄不住水平高的评委,也糊弄不住自己。

    问:可以给朗诵新手一些建议吗?

    答:朗诵要有生活的阅历和经历,现在有些孩子去读成人的作品,不太合适。朗诵还要通过感受作品,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一些刚接触朗诵的人,演绎作品时通常会用一种高亢的方式去表达,感情过分宣泄。但有可能作者在创造时表达的是收敛、细腻的感情。这是初学者很容易犯的错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