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10日至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湛江连续9年由政府组团参加文博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机构在“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上同台共舞,精彩展现湛江文化内涵与形象、传统与创意。
本届深圳文博会突出“开放”主题,吸引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42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家海外机构参展,海外展区面积占比达总面积20%;邀请了来自10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1万名海外展商前来参会、参展和采购。
“湛江元素”丰富
今年湛江馆的主题是“推动新时代湛江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站在高处往下看,湛江馆蓝色基调的海浪造型清新悦目,尤其显眼,“湛江是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同时也是海洋大市,蓝色代表着海洋和蓝色经济,起伏的线条既是海浪的造型,也是丝路的延伸,有着双重的寓意。”展馆设计方称。
走进湛江馆,一百多平方米的展馆里展出13家湛江文化企业和单位的创意作品。这些参展单位和作品,除了连续多年参加文博会的周胜铅笔画、特殊教育学校带来的木雕和版刻、雷州烟斗部落石楠木手工烟斗、龙湾醒狮狮头、吴川月饼工艺外,今年又多了几张新“面孔”:遂溪北坡镇政府带来的地方民俗味浓郁的北坡老圩鱼灯、湛江博物馆带来的湛江版画、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带来的海洋特色工艺、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带来的漆艺、BJD造型人偶,以及一系列富有创意和设计感的湛江民俗题材创意作品,大大丰富和提升了本次展览的文化内涵和观赏性。
这些文化创意作品,有着浓浓的湛江元素,有以湛江特色文化为题材的,如湛江市博物馆带来的文化衫,印制着国家非遗项目傩舞、醒狮、雷剧、飘色、石狗等图案,造型可爱;岭南师范学院带来的傩舞面具、醒狮、石狗等,憨态可掬。有的作品以湛江海洋文化为内容进行创作,比如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的海洋特色工艺,制作的木制虾、蟹精致形象。
传统工艺显匠心
本届文博会,湛江展团突出展示了传统工艺和工匠精神,并现场展示这些工艺,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参观和体验手工乐趣。湛江版画是湛江美术的骄傲,曾经走出国门,声名远扬。本届文博会,湛江市博物馆把版画制作艺术带到了现场,并让感兴趣的客商自己动手刻一刻,感受手工的乐趣,在体验中了解版画。
湛江馆展出的作品,都是手工制作,于细微处显匠心。龙湾醒狮是湛江特色文化的闪亮名片,本届文博会展出的两具醒狮狮头,色彩鲜艳,做工精致,堪称艺术品。
雷州烟斗部落带来了十几把石楠木手工烟斗,把把精致,打磨得油亮,令人爱不释手。斗师雷何告诉记者,为了参加文博会,烟斗部落的几位斗师足足准备了三个月,做了几把新斗,有牵牛花造型、阴阳鱼造型、飞鱼造型等。
“我们已经连续参加了四届文博会,感觉工艺一年比一年成熟,眼界也一年比一年开阔,过去做斗注重材料和外形,现在追求的是韵和味。”雷何说,斗师在文博会上历练过了,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做斗的数量减少了,但出品的烟斗价格却提高了。
“岭南手作”漆艺工作室展览的漆艺作品精美绝伦,精美的背后,是精巧的技术和执着的精神。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海艺膑拿出一只乒乓球大小的葫芦作品告诉记者:“制作一只漆艺作品,需要花两三个月的时间,工序几十道,仅上漆就得40层。先拿面粉和植物油打磨、堆漆、做股理、贴金箔、上色漆7到8遍,再整个推光漆5到6遍,最后打磨出花纹。”
漆艺利用天然大漆制作,工艺传统,是一种环保的美器,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能防潮防虫。粤西地区有制作和使用漆艺的悠久历史。因为工序多,费人工,过去只有贵族才能消费得起。2005年,岭师开设漆艺课程,至今已经培养出十届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