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第六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技能大赛落下帷幕,代表岭南师范学院参赛的4名学子表现优异,1人获得特等奖、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同时该校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4名学子都来自该校物理学院2015级科学教育专业。3月31日上午,他们在闽南师范大学与来自全国其他高校的选手们同台竞技。选手林诗敏以《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为课题喜获大赛特等奖;黄洁仪以《光的折射》为课题荣获大赛一等奖;林明霞以《空气的热胀冷缩》为课题,张琦以《热的传递》为课题,一并拿下二等奖。
大胆创新 征服评委
林诗敏是这次大赛的特等奖获得者。因为偏好化学类型的课程,她选择了课题《液体之间的溶解》。但这个课题没有太多教具,讲课难度较大,要想讲得出众,唯有在思路上找寻创新点。
半年里,她不断尝试和改进,最终决定将课本上酒精溶于水等实验,大胆改为色素溶于水等更为直观的实验,并设有让学生自制熔岩灯一环节。林诗敏认为,“色素溶于水很漂亮,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观察。让学生自制熔岩灯,自行体会课程的重难点,既能体现科学探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她的大胆创新,令在场的评委老师眼前一亮。
黄洁仪是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参加过很多大型赛事的她,面对这一次师范生技能大赛,也还是紧张。曾是台湾交流生的她,将两岸的学科想法进行结合,一一体现在她的课题《光的折射》中。常说粤语的她,存在着普通话不够流利、口语化明显等问题,于是她不断试讲。白天要兼职或者上课的她,只能熬夜改PPT和讲课稿,总是熬到两三点。
“所有的辛苦、努力和熬的夜都值得!”拿下一等奖后,黄洁仪表示,她会将这次的经验,用到未来举行的广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中,争取再取得好成绩。
临场应变 展示自我
林明霞是大赛二等奖的获得者之一。寒假她得知自己入围国赛后,便提前半个月回校准备。期间不断尝试新教具、不停地试讲。临近比赛的一个月,她过上了实验室与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不是在实验室动手实验,就是在电脑前改稿改课件。
回顾这半年,林明霞坦言道,为了这次比赛,她准备了很久,也一直咬牙坚持下去。抽签抽到了小组第一个的她,比赛场地的准备时间紧急,但经过调整她的现场发挥很好。
张琦,是大赛二等奖的另一个获得者,也是队伍里唯一的男生。张琦第一次参加这种大类型赛事,他最大的感受是即使准备充分、信心满满,到了正式比赛,也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因此现场应变能力非常重要。
首次荣获国奖的他,心情非常激动,“要继续改善不足之处,努力成为一个全方位、综合能力强的科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