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虽然是在海外度过,但一直心系家乡,情牵湛江。在新的一年里,衷心祝愿湛江发展越来越好,父老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狗年春节,从湛江走出去的,长期深入研究广州湾时期历史并自发在海内外收集当年的历史文物和资料的著名专家、教授陈灵博士,通过本报向湛江乡亲们拜年。他透露,自己近期还将回湛,和朋友商量出关于广州湾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新书的具体事宜。

【热 心】
为家乡古迹保护等鼓与呼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在霞山长大,自幼对家乡充满了深厚感情。”
今年已经56岁的陈灵介绍,他小学在湛江市七小就读,后到湛江市四中念初中,接着在市六中上高中,一直到1978年离开湛江,去广州上大学,“1995年—2006年我去了加拿大,这几年又回来广州,现在主要从事金融方面的大数据研究,担任广东金融学院外国专家教授,业余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研究湛江历史文化上了。”
今年2月4日,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2018年年会在赤坎火热召开。当时,陈灵作为特邀专家嘉宾,现场出席了会议,并在发言中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提高湛江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招才纳贤,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和爱好者参与到文保队伍中。
“这次我回来,明显感觉到湛江变化很大,道路、绿化等建设都做得很好,楼盘等建筑也多了很多,城市更加漂亮了。”陈灵认为湛江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自发投入到湛江历史文化研究,他感到很欣慰,“希望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湛江文化更加重视,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富有本地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实,湛江有很多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包括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我们应更加重视起来,深入挖掘,要有历史的和长远的眼光,在保护好原有的历史建筑的前提和基础下进行开发利用,文化+旅游等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乡 情】
近期还会回湛 准备出新书
“我一直对湛江文化很着迷,在从事金融研究本职工作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对广州湾历史文化的研究。我还是美国、法国等的集邮协会会员,平时经常会和一些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讨论、交流关于广州湾的历史文化。”
陈灵对家乡的文化事业一向很热心,曾在湛应邀作过 “广州湾历史文化的启示”等文化公益讲座;在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举办过《图说广州湾历史——法国原版开云(中国)陈灵收藏展》;在“广州湾到湛江——湛江开埠百年历史展览”上,他无偿提供了1899年12月3日的法国《Le Petit Journal》原件(展完后捐赠给湛江市博物馆)、广州湾时期发行的明信片原件等一批珍贵历史物件展出;向霞山区人民政府提交《湛江市霞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设计构想——广州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提案等。
2018年春节之前,陈灵还专门去了雷州考察,然后去了万里之外的澳洲,春节也在那边度过。虽然过年时陈灵人不在湛江,但他的心始终情系家乡。2月16日(大年初一)到2月21日,由湛江市文广新局指导,中共霞山区委宣传部、霞山区文新局主办,霞山区文化馆等协办的2018(霞山)广州湾民俗文化节在霞山区民享路步行街举行,其中的广州湾历史开云(中国)展览,展出了近200张珍贵开云(中国)资料,主要来源于广州湾时期的报刊比如《小日报》和《巴黎人小报》等。其中,很多资料都是陈灵过去多年来通过各种途径在海内外苦心收集而来的。
“下一步,我打算做好出新书方面的工作。具体什么书名先保密,但是可以透露主要内容还是关于广州湾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我还会回来湛江,和朋友商量出书的具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