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30余年丽影依旧不遗余力为传承

2018-02-06 10:2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曹龙彬 通讯员吴智雅 图/记者李忠

    说起雷州姑娘歌,很多人马上回想到符海燕。这个连小学都没念完的农村女子,经过努力成长为姑娘歌“歌后”,并被授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雷州姑娘歌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湛江市民间艺术师”等荣誉。

    “姑娘歌是雷州半岛的文化艺术瑰宝,也是我的终身事业,绝不能让这一传统文化断在我们手里。”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歌后”符海燕坦露了自己的心声。

符海燕和徒弟搭档表演。

符海燕给记者表演姑娘歌。

符海燕在指导徒弟。

    “读书不多,识字不少”

    1973年,符海燕出生于雷州市纪家镇田园村。小时候由于家庭困难,她读完小学四年级就回家务农。

    田园村是雷州半岛著名的“姑娘歌村”,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先后出有符应祥、符尚德、符大南等姑娘歌歌祖;现代的姑娘歌著名歌手符妃伍、谢莲兴等人也来自该村。

    由于符海燕自小生长在这个特殊的村庄,深受村中人文环境的熏陶,也迷恋上了雷歌。13岁那年,她被同村的著名“姑娘”(当地人对唱姑娘歌的女人称“姑娘”,男人称“相角”,著名者又称“高功”)谢莲兴收为弟子,随姑娘歌班学唱姑娘歌。

    谢莲兴所在的姑娘歌班,是一支实力特别雄厚的队伍,其主要演员有被誉为“歌泰斗”的周定状和后起之秀陈家悦、符海棠等人,并经常特邀被誉为“歌仙”的李莲珠和著名歌手田莲喜等人参演。

    初期,谢莲兴教符海燕学些基本动作和背一些姑娘歌的脚本和唱法,她学了一个月即开始登台唱歌。“高功”周定状看见她干事勤快,记忆力强,头脑灵活,觉得是一株值得栽培的好苗子,也主动收其为弟子同谢莲兴一起调教。

    符海燕在周定状和谢莲兴的悉心指导下,加上受“歌仙”李莲珠等著名姑娘演唱艺术的耳濡目染,尤其是跟随周定状上台对唱的实训下,仅两年时间就掌握了所有姑娘歌的演唱艺术并能出口成歌,而且歌词越唱越好。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符海燕也创出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读书不多,识字不少”,这是雷歌研究会会长何希春对符海燕的评价。别看她只有小学文化,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演讲口技等书籍她可不少读。1991年,未满19岁的她参加海康县(今雷州市)首届雷剧节中的“姑娘”歌擂台赛。无论是男女配对擂台赛,还是单人即兴擂台赛,都获得了第一名。

    有一年,她在遂溪县洋青镇月塘村演唱,突然有个群众带着一把扇走上台来要与她换,她不知来由,又见其非换不可,只好同他换了。演唱完后,符海燕特地问他为什么要换扇,他说:“谁都赞你的歌唱得好,我见你将花扇张开后才唱,认为是把歌写在扇子上看着唱的,便找来一把扇跟你换了。想不到换了扇后,你的歌还是唱得那么好。你的年纪这么小就已能脱口成歌,而且唱得这么好,实在难得。”

    把姑娘歌唱进大学校园

    2016年5月,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姑娘歌在岭南师范学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优秀节目展演,吸引大批师生兴致勃勃地到现场观看。

    本次展演共演出4场,包括符海燕和陈家悦两位省级姑娘歌代表性传承人在内的11位男女艺人,给岭南师范学院师生带来了包括劝孝从善主题、历史典故主题、谈情说爱主题、谐趣逗乐主题等8组对歌和《断机教子》、《三孝记》、《婆婆泪》等6部劝世歌节目。这些节目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既有谈天论地、真情说理、辩难评议、斗嘴竞技等内容的短篇式“对唱歌”,也有启蒙励志、警世醒顽、宣孝戒赌、抑恶扬善等等“劝世歌”。

    岭南师范学院相关领导认为,地方文化具有无可限量的研究价值,艺术教育者的文化研究应当融入其中,同时抢占本土先机,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进行艺术和学术创新。于是,从当年10月开始,符海燕每周都到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上一次姑娘歌培训课,期间培养了周妙英、蔡小浪等多名大学生徒弟,为抢救和保护此类粤西濒危的曲艺助力。

    上千场斗歌极少败阵

    “姑娘歌”是一男一女登台对唱,男的右手执一纸扇,女的左右手分别执一手帕和一纸扇;两人边舞边歌,舞有一定程式,歌乃即兴发挥,每唱一首就互换位置,循环反复,有一方唱不下去或变了韵就认输下台。

    斗歌是姑娘歌最高形式,也是观众最喜欢的一场戏,许多民间流传的好歌都是从这种形式中开始。符海燕从艺30余年,长期在演出中斗歌,可是她极少败阵。

    2005年农历正月初二,雷州市举行第二届擂台赛,燕姐当台主时8战7胜1负。其中有一位老师跑到台上挑战符海燕,将赛歌推向高潮,败阵时老师唱赞道:“估是姑娘真好捞(以为姑娘容易唱败),谁知她娘才偌高(想不到姑娘才智过人);猛猛下台回去宅(赶快下台回家),不给老婆砍挞头(不然老婆会大骂———记者译歌词大意)。”可是老师还不服输,2005年9月21日湛江举行红土艺术节时,他听说符海燕在台上,捺不住性子又上去挑战,结果再次败下阵来。他说输给符海燕,心服口服。

    姑娘歌由于多次在县、市、省的民歌大赛中显露“芳容”,声名日益远播,从而引起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姑娘歌后符海燕,引起不少专家的关注。2007年8月,广东省音协领导带专家组到雷州考察雷歌谱曲变化情况,听说雷州“姑娘歌”是即兴对唱不敢相信,得知姑娘歌后符海燕在场,就跟她逗趣说:“我要娶你做媳妇,你表态同意也好,不同意骂我也好,即时给我唱一首歌回应。”符海燕听了笑了笑就唱起来:“有缘千里来相会,不是你个(的)不要追;天涯何处无芳草,不愁嫜无入你门。”此歌来得快,有诗味,又不失礼节,专家们听了无不拍手称赞:“唱得好!唱得好!姑娘歌真真了得!”

    传承民间艺术需要更多助力

    符海燕坦言,姑娘歌班每年获邀出外演唱一百多场,主要集中在农历八、九月份和年例较集中的正月,收入非常有限。

    姑娘歌班就是原来组建的班底,有演出时同台演唱,没有演出时,大家就回到各自家中,继续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对姑娘歌的传承,符海燕表示深感责任重大,她正在着手培育新人,每次出外演出时都在演出的村庄招收学生,遇到自己看好的好苗子时总是千方百计去纳入门下。

    “很少有学生像自己当年那样专心学习姑娘歌,所以现在没有形成教学梯队,也没有人才储备。”符海燕的焦虑和无奈写在脸上。“现在的年轻人娱乐较多。以前学习姑娘歌的主要形式就是晚上在村子的大树下听老一辈艺人唱歌。现在的年轻一代也只是年例或神诞时才接触到姑娘歌,认识不深,并且很多学生坚持不了。

    “当然,传承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照搬,还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姑娘歌需要改革蜕变,提升专业性艺术性和舞台表现力。例如,增加器乐伴奏,制造现场音响效果;戏服更丰富多彩,增强学、唱、教的可操作性,将姑娘歌升级为简单易学、脍炙人口的音乐,吸引更多观众。”符海燕说。

    2016年新春佳节,符海燕再次收3人徒弟,她们成为她的第三代弟子。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名雷歌文化爱好者成为“歌后”的徒弟。

    不过符海燕也坦言,单靠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以及政府、社会大众的重视,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姑娘歌学习和传承队伍中来,真正把这门优秀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