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文联在湛江市艺术家之家举行颁证仪式,首批25位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领到证书和牌匾。湛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余伟民,市民协主席叶文健等出席仪式,并为入选的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湛江市文联主席余伟民(中)为艺术大师颁证。
现场:首批25位市民间艺术大师
根据广东省文联、省民协关于评选省、市两级民间艺术大师的工作部署,湛江市文联、市民协在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组织开展了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评选工作。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评选工作自启动以来,市文联党组、市民协主席团非常重视,精心部署。各县(市、区)文联和民协积极配合,做好基层的人员推荐申报工作。在评选过程中,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严格专业把关;实施“两报”“两审”,确保了评审质量。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余伟民向首批入选的25位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表示热烈祝贺。他希望评选出来的民间艺术家,以这次颁证为契机,时刻保持“天时人事日相催”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坚持艺术理想,勇于创新创造,“要在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随时代而行、与潮流共振,带领各级各类民间艺术人才积极创造彰显湛江地方特色,具有时代精神的民间艺术作品,更好地展示多彩的湛江、奋进的湛江,激励全市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而不懈努力!”
记者了解到,入选的首批25位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中,年龄介于36岁至84岁之间。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来自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的朱忠鹏,他从事民间歌谣表演(东海嫁)已有60载岁月。在领到市民间艺术大师证书之后,朱忠鹏感慨地说道:“真是感到十分荣幸和激动!我平日走乡串里与乡亲们文化娱乐‘平常事’,受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不悔自己对民间艺术的一生执着追求!”还有78岁、来自吴川的民间口头戏曲艺术表演(木偶)大师李光,已经从艺59年;79岁的民间工艺美术(泥塑)大师欧景钦,已经从艺55年;50多岁的陈那二是民间舞蹈表演(人龙舞)艺人,从1987年就开始做“龙头”——这是人龙舞中最难扮演的角色,因为身上要承担着三个小孩(分别扮演龙角、龙身、龙舌)的重量,加起来至少100多公斤,同时还要舞动双手上的圆形龙腮,盯着龙珠舞动的方向和路线及时跟进……“30年坚守不易,这次入选也会鼓励和鞭策我继续努力,并做好传、帮、带工作!”
东海嫁歌谣老艺术家朱忠鹏即席发言。
推进:推荐申报省级大师评选工作
开展市民间艺术大师的评选,对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造就德才兼备的精英创作队伍,促进民间文艺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市文联党组、市民协主席团对此非常重视,精心部署评选工作的开展,整个评选工作,有方案、有依据、有组织、有计划、有规矩,顺序渐进,步步推进深入。
民间艺术大师代表符海燕发言。
市民协主席叶文健介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间艺术大师推荐评选,这在我市是第一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项工作涉及较多民间艺术门类,每一门类都有其各自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且评选中牵涉的政策性、专业性较强,所以工作量大、要求严、难度大、任务重。市文联、市民协十分重视在专业上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在评选业务上把好关。组织成立了结构合理又较有权威和影响力的9人评审专家委员会——其中,民间歌谣(含多种口头艺术表演)专家组有林奋、李雄飞、叶文健;民间舞蹈专家组有庞德宣、朱卫国、肖良泰;民间工艺专家组有简向东、冯兆平、黎俊生。林奋、庞德宣、简向东分别为每组的主持人,市民协主席叶文健为这三个专家组的总召集联络人。由于能做到精心挑选配备专家人选,这些被聘专家,专业与综合素质都较好,各有所专,各有所强,优势互补,又熟悉业界情况,所以在工作中能较好地按照评选方案的要求,做到公平公正地评议评审,从而保证了评选的质量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照省的评选办法,我市本届评选只评选从事民间艺术30年以上的亲身表演或制作者,创作编导和策划组织方面的人员不参评。为了把工作做实做细,在推荐申报和评议评审过程中,经过了“两报”“两审”等严格环节,最终评出25人,其中民间歌谣表演(含口头戏曲艺术表演)4人,民间舞蹈表演4人,民间工艺制作17人。入选人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整体上能基本体现我市民间艺术的大师技艺和风范,“接下来,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在做好评选大师的公示和颁证工作之后,继续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尤其做好推荐申报省级大师评选的工作,争取在省级评选中取得应有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