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的兰州拉面,这秘密99%人不知道!

2017-10-23 11:13 来源:湛江唯食网 作者:陈小飞

    兰州拉面,这碗风靡全国各个城市的面条,居然不叫兰州拉面,而是牛肉面,更重要是,在许多城市的兰州拉面并不是兰州人开的。

    我去,小编在湛江吃了多年兰州拉面,白吃了。快跟这唯食君去探探其中的秘密!

    在兰州,可别叫兰州拉面。柜头收钱的头巾阿姨一定会嗤之以鼻:“我们一直叫牛肉面的,外边叫兰州拉面的都不正宗。要几碗面?肉要不要?蛋和小菜?”

    肉蛋双飞

    兰州人回乡,第一顿总是要去“嗑牛大”,还不忘嘱咐面口师傅:“多加辣子!”

    到一个地方旅游,有个铁律:“看哪儿人多,肯定好吃啊。”这句话在兰州不适用。到了饭点,几乎每家牛肉面店都得排着队——这饭点,可是从早上6点延续到下2点的。

    天还没亮,来吃头汤面

    吃面的程序很野,有一套连贯又分离的规则:门口点单,换上票子,走向面口的长队,选你想吃的面型,比如优雅的“三细”,在经历了拉面、煮面、盛汤、舀辣子的过程后,一碗热透了面碗的“牛大”出现在你面前,你需要托着这碗面,迅速占领一个空位,然后跑去切肉档口,取上牛肉、茶蛋和小菜。肉蛋都潇洒地划入汤中,叫“肉蛋双飞”。占座可不是简单事儿,等不及跑到门外蹲着吃,可是很朋克的做法呢。

    兰州牛肉面很讲究,要“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牛肉汤要清,萝卜要像翡翠一样白,辣椒红彤彤的,香菜蒜苗新鲜的绿,虽然简单,却很是好看,更好吃。

    兰州牛肉面,为了让拉面筋道柔韧,揉面时还会添加蓬灰,“蓬灰”的原料是生长在干山旱岭上的一种野生植物——蓬蓬草,深秋枯黄后烧成的灰就叫蓬灰。这种做法据说已有百年历史,近年被曝光之后还在媒体上引起过是否有毒的争论。

    小凉菜:萝卜、木耳、黄瓜

    让兰州牛肉面走向全国风靡世界的,并不是兰州人,甚至也不是甘肃人,而是邻省青海人。

    从青海来到兰州的牛肉面餐馆打工学厨艺的海东人,很快就跟在甘肃人之后亦步亦趋地地学会了做拉面、卖拉面,积铢累寸地又将兰州拉面的触角伸进全国每个城市,并靠着时间的潜移默化,完成了“市场教育”,似中国无分南北东西,慢慢接受了这种做法简单,程序化很强的拉面。

    为什么兰州拉面不是由兰州人,而是由两百多公里外的青海人推广到全国?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兰州经济发展水平虽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靠后,但毕竟是区域经济中心,是西北重镇。兰州人虽然离不开牛肉面,可是还不至于为了开个拉面馆背井离乡,也只有更贫穷落后的青海海东人,甘于牺牲,凭着一个拉面馆子开遍全国各地。

    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

    有统计称,中国七成兰州拉面是青海化隆人所开,虽然海东最早开拉面的人是循化县的撒拉族,可是最后却由化隆人接过了推广兰州拉面的历史使命。

    目前,青海人在全国280多个城市开办经营了2.9万家拉面店,年经营收入达180亿元,年纯收入45亿元,年工资性收入近40亿元,年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8万人次。

    牛肉吃不过瘾可以单加哦

    闹了半天,咱们在湛江或者其他北上广吃到的兰州拉面,十之八九是和兰州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全国大多数“兰州拉面”实为青海人开的店。打着“兰州拉面”品牌的青海拉面,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至于青海拉面和兰州拉面的异同,那外人也是说不清楚的,毕竟专门跑到兰州吃一碗牛肉面的人是少数。

    兰州人毫不讳言,管外边那些清汤寡水的“正宗兰州拉面”叫做假货。但正是“兰州拉面”这个更为直观的名字,让这碗美味能为更多人所知。前几年,兰州商业联合会已经把“兰州牛肉拉面”注册为商标。

    兰州清晨

    所谓“故乡胃”,每个地方的人都对当地的某些食物有着激进而偏执的感情。因此也有了近乎玄学的说法,出了兰州,离开黄河水,即使材料一成不变地运到外地,也复刻不出这里的味道。我想这更多是在于人吧,换个地方,做面的人,吃面的人,心境都不一样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