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中)与当地文学爱好者热情交流。
为繁荣雷州半岛尤其是徐闻当地文学创作,进一步提高诗歌整体创作水平,8月17日,徐闻县文化馆、县图书馆联合举办了《诗歌的现代性》公益文化讲座,特邀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著名诗人老刀主讲。来自社会各界80多名作家、文学爱好者到场聆听。
【现场】
与当地作者热情交流
“诗歌主要是表现真、善、美。诗言情,而情根植于‘我手写我心’,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的真实……”
本次公益讲座上,老刀兴致勃勃地从《诗经》讲起,回顾了唐诗、宋词、元曲发展历程,古诗如何演变成新诗,以及两者并存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他从诗歌的传统性、现代性出发,畅谈了现代诗歌的现状和流变趋势,还举了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例子,以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悟,阐述了作为现代人,如何寻找真实的自己,寻找真实的感受、“真实的心跳”。
老刀还向徐闻县图书馆赠送了一批新书。在互动交流环节,本土作家以文会友,与老刀进行热烈的诗歌交流探讨,畅谈徐闻诗歌创作,互相分享写作心得与经验。有的诗歌爱好者,还现场朗诵了老刀几首诗歌,现场氛围热烈,其乐融融,文化气息浓郁。
【建议】
让更多人读得懂诗歌
作为一位著名诗人,很难想象老刀之前曾是一名搏击长空的战斗机驾驶员。在今年8月中旬,他应同为诗人的徐闻籍电影人李开浓的盛情邀请,来到了中国大陆最南端,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徐闻之旅。
初来徐闻,他便领略到这里美丽的风光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气息,他参观了海内外闻名的“菠萝的海”,走到大海边拜访了“南极村”……充分感受这片红土地的迷人魅力。“这里的人民善良、淳朴、好客。更令我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并不大的县城,文化气息竟如此之浓,有那么多的诗歌爱好者,而且对于文学创作抱有高涨的热情。”老刀感慨道。
在与徐闻本土诗人谢胜捷等进行交流时,老刀说道,诗歌创作就是要感人。就算所作的诗歌篇幅并不长,哪怕短短的几段话也能形成一个精彩故事,使读者看后记在心中,便说明这首诗歌是富有感召力的,这就是好诗歌。特别是现代诗歌中有一些富有口语化特点,篇幅不长,用好每一句话,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也能写出成功的作品。
老刀认为,诗歌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每一首诗都有它的灵魂,灵魂就是它的中心思想,要想让诗歌打动人,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关键就是看这首诗的灵魂能否打动人。同时,他还鼓励诗歌爱好者多创作,“无论诗歌爱好者喜欢创作哪个派别的作品,诗歌的中心思想都应该与社会的主流思想相契合。我觉得,诗歌创作应当走向大众化,让更多的人读的懂诗歌,让大家都喜欢上阅读诗歌!”
作者简介
老刀原名万里平,湖南株洲人。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2000年参加诗刊社第十六届青春诗会;2004年出版的诗集《打滑的泥土》获广东省第十四届新人新作奖;报告文学集《力缚狂魔》获第三届金盾图书奖;2003年获《北京文学》新世纪首届“北京文学奖”诗歌奖;2005年9月,获首届徐志摩诗人奖;2011年,由广东省公安厅主办的首届广东省“金盾”公安文学优秀作品奖揭晓,诗歌《致敬》获得了诗歌类的金奖;2014年,获得《诗潮》最受读者欢迎年度诗人奖。被中国著名诗人韩作荣称他为——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诗歌之路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