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庭院树下小画室 义教接力廿六载

2017-07-24 10:5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图 记者邓耀瑞通讯员吴智雅 戴李春

    吴锦家的庭院,又聚集了150多名农村孩子,他们在义教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艺。 通讯员 戴李春 摄

    这是一道延续了26年的爱心风景线:每到寒暑假,雷州市北和镇吴锦老人家的树荫下,大批农村学子都挤来小小画室,或随意涂鸦或刻苦学习舞蹈。他们学艺是免费的,授课教师也是一拨又一拨来接力义教,年年爱心循环并延伸……

    爱心汇集和传承的平台

    22日,记者看到,吴锦家庭院的“雅粒画室”里,又聚集了150多名农村孩子,他们在义教老师的指导下,或者手捧纸板挥笔涂就,或者弯腰压腿勤练舞步。

    150多名孩子均来自农村。他们虽然大都家境贫寒,但因为遇上有博爱胸怀的吴锦老人,人人都可以来此追逐各自的艺术梦想。“我家两个孩子都酷爱画画,家里又没有钱请得起老师给予辅导,更没有能力送他们到城里的培训机构。”一位家长高兴地告诉记者,“听说锦伯家是免费培训孩子们学艺的,所以我把他们都送来了,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实现学艺梦想。”

    吴锦是一名普通医生。26年前,他和妻子成功培养了两名孩子考上了大学后,经不起乡亲们的请求而创办起一间“雅粒”画室,主要面向农村贫困学生。画室起初还收一点培训费,后来随着大学生志愿者等人都陆续回来接力义教,画室完全演变成免费培训机构。此外,他还创办起民族舞蹈班,由其在大城市从事舞蹈培训工作的媳妇在寒暑假回来,免费培训一些生活困难难找工作的乡村女孩学习舞蹈,并推荐她们到珠三角等城市的知名旅游景区从事舞蹈表演工作。

    锦伯创办的“雅粒”画室和民族舞蹈班,至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多名考上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无疑,其小小画室及民族舞蹈班早已成了爱心汇集和传承的平台。

    爱会无限循环和延伸

    “26年来坚持免费办学,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采访时,年逾7旬的吴锦老人告诉记者。在办学初期,由于只是左邻右舍的那么几个孩子,他利用自己的退休金来聘请美术老师,勉强还可以支撑。

    但在后来,前来求学的孩子越来越多,逐渐从几人增加到10多人甚至100多人,教师也要不断增多,经济上才渐感不支。锦伯说,好在后来,两个儿子在读大学期间,经常利用寒暑假回来给孩子们上课,解决了师资问题。而后来他们打工了,又利用挣到的钱汇寄一些回家,每年负担起画室2万多元的开支,才缓解了不少压力。特别是在孩子们有能力办起公司、又出资将画室扩建,庭院树下的爱心办学“工程”才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从画室走出的学子们投桃报李、不忘师恩。现在每逢寒暑假,他们都会回到这里,免费为学弟学妹辅导,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甚至连一些从未与画室结缘的大学生,也因受锦伯的精神感召而来画室接力义教。

    “今年暑假,已经是我第六次来为孩子们义教了。”当天,就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陈以冠告诉记者,“早年锦伯免费办班培养了我们,如今他年事已高,我们也要免费培养学弟学妹们,将锦伯所热心的这份爱心事业传承和接力下去。”

    当天,与陈以冠一同为150多名孩子义教的,还有就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麦展茂及即将踏入大学门槛的林文韬等两人,他们均认为锦伯的大爱精神值得终生学习。

    陈以冠还给记者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以锦伯为榜样努力进取,在学校表现不错。去年,他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全国青少年‘中华情·中国梦’书画比赛湛江赛区的‘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当年底还被吸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