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提高艺术文化素养 培育本土舞蹈人才

2017-05-09 15:5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 陈凯杰 通讯员 任茵茵

黄蕾

    黄蕾,解放军艺术学院原编导教研室主任,著名编导、舞蹈家,曾获国际金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奖项。虽然已经退休,但她依然在舞蹈艺术的道路上奔跑。其代表作《一片羽毛》在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教学获得剧目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以及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十佳作品奖。近日,湛江市文化馆首次开展群众文艺创作提升(舞蹈)培训班,并专门邀请了黄蕾到湛江为学员们讲课。尽管教学时间十分紧张,黄蕾还是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高度赞扬湛江这些基层社区舞蹈人员的艺术素养,寄望学员们学好舞蹈基础,回到社区,回到基层,发挥专长。

    不少学生慕名而来

    黄蕾介绍,这次的课程主要是让学员们学会观察生活的同时,学会如何提炼生活,然后再到形象的塑造,“编舞是创作型作品,不是模仿,而一个最起码的课程可能要用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去进行。”由于行程仅安排了四天,十分紧张,黄蕾刚到湛江便抓紧时间和学员们讲编导的理论知识,当天就布置作业,接下来围绕讲评作业展开,在最后的总结会上,把编排好的节目进行表演。黄蕾告诉记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湛江学员给她的印象很好。在二十五位学员里,她觉得有十个左右可以往编导方面继续培养,而比较突出的大概有五个人。

    学员李智英了解到黄蕾是全国的顶级编导,慕名而来。李智英笑着说:“黄老师做事追求完美,对我们也很有要求。上课时我十分专心,眼睛都不敢乱眨。这次舞蹈中我扮演的角色是袋鼠,刚开始时不知道应该怎样做。经过老师指导,慢慢地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真的是我一生中到目前为止压力最大、强度最大的一次学习!”她还表示,黄蕾老师的这次教学以及对以往存在问题的指出,对提高湛江地区编舞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湛江艺校老师骆海玲也是一名学员,她激动地表示:“培训从头到尾我都有参加,真是受益匪浅!黄蕾老师指导了我们很多。从理论到实践,包括对捕捉人、动物、植物的形象。她教会我们如何找一种鲜明突出的状态,经过不断加大强度的学习,我明白了怎样去解决学生的问题,这对本土想学编导的人很有帮助。”

    呼吁培育本土人才

    黄蕾认为,湛江以往可能不够重视创作型人才的培养,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这与国家提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作型人才等号召很有关系。“没有创造性人才就只能引进人才,这就不可能有本土文化的产生。”黄蕾对此感触颇大:“我之前不太了解湛江,可是来到这后,我发现这里有石狗,还有傩舞等文化遗产,所以我建议本地文化部门对这次发现的有潜质的学员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高。在提高的同时,能够邀请更多的专家一起进行交流。比如组织去看石狗,让她们学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民间艺人的手艺通过观察学习,进而搬到舞台上。我们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舞台上被观众看到,让文物活起来。”

    “此外,文化部门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好当地的优秀资源,有条件的话多请本地的专家开课,传授知识。比如雷剧、画画。很多人需要启发,需要不停地被滋养。让老一辈艺术家多走出来和年轻人交流,把他们的理想抱负以及激情和年轻创作者谈一下,引导他们去了解本土的传统文化价值,看看通过湛江的创作,能不能走到省里,经过打磨后是否又能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黄蕾说道。

    与湛江渊源源自恩师

    黄蕾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来湛江,而她对湛江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去完金沙湾等地后,更觉得湛江甚至不亚于国外的一些发达城市。

    此外,黄蕾表示,自己向往湛江很大的原因是自己的恩师——著名舞蹈家庞德宣也在湛江。1984年黄蕾第一次听说湛江,就是因为恩师从江西调到了湛江。“遗憾的是由于工作繁忙,直到2017年才有机会来湛。而这次,也十分有幸能够与恩师重聚一堂。”谈到恩师庞德宣,黄蕾激动地说:“庞老师是我就读江西省文艺学校76级的班主任,他对我的教导让我至今都非常受用。我真的非常感恩庞老师!在艰难时期,他培养了一波学生的坚毅精神,给了我很多正能量!而庞老师对我的影响潜移默化,也像一颗种子在我身上萌芽,使我能更好地成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