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团队员在彩排间隙吃盒饭。
2月11日晚8时,中央电视台“2017年元宵晚会”通过央视CCTV1、CCTV3、CCTV4和多个网络平台向海内外同时播出。湛江遂溪龙湾醒狮团4头色彩斑斓的彩灯狮,在开场节目《正月十五闹花灯》中精彩亮相,在行礼、会狮、站肩、座头、踩背等一连串生动威猛的狮舞后,只见一头白色的彩灯狮在现场观众的惊呼声中,前带后推,从舞台中间4米高的舞台桩上一跃而起,惊险地飞过3.9米跨度后稳稳落地,赢得满堂彩。龙湾醒狮团在打响央视元宵晚会“头炮”的同时,成功创下中国醒狮高难技艺的又一个新纪录,向海内外亿万观众完美地展示了湛江醒狮和特色民俗绝活的风采。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新浪、搜狐、凤凰网、中国文明网、南方网等省级、国家级主流媒体和网站以及湛江主流媒体和网站都对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给予赞誉。
龙湾醒狮团圆满完成演出任务凯旋后,2月15日,我市宣传文化部门召开小结交流会。记者采访了龙湾醒狮团负责人以及队员,挖掘他们此次北京之行的更多精彩故事。
创新
湛江“彩灯荧光狮”惊艳亮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荣仔介绍,这次带到北京去的,是在传统中融入科技元素的“彩灯荧光狮”。“彩灯荧光狮”是用时下最流行、先进、节能的LED灯条衬在狮头、狮身上。LED灯可以实现远程遥控,有7种变幻模式,用遥控器打开LED灯之后,狮头狮身璀璨夺目,在晚间舞动时更加炫酷。
在央视“2017年元宵晚会”排练现场,4头“彩灯荧光狮”甫一亮相就吸引了众人眼球和好评,排练间隙不断有明星艺人围上来拍照和合影留念,啧啧称奇。“雷州半岛醒狮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也应与时俱进。无论从舞狮技艺到制作工艺,其实还有不少地方可以挖掘、探索和创新。”李荣仔说。
付出
早出晚归吃盒饭没空逛京城
龙湾醒狮京城绽放异彩的背后,有很多酸甜苦辣。
队员李国廉回忆,2月7日晚8:35,醒狮团抵达首都国际机场,马上赶到央视演播大厅现场,马不停蹄地参与元宵晚会彩排。“我们7日下午4时多从湛江出发,只在飞机上简单吃了一点飞机餐,等赶到央视演播大厅彩排时,已经没有晚饭吃了。大家先饿着肚子排练到8日凌晨近1点,才去到指定宾馆安顿下来。当时我们都饿坏了,而住在地方又比较偏,周边饮食店已经关门,大家只好冒着-6℃的低温外出,走了好久才发现一家24小时营业的肯德基,我们激动得不得了,个个上前点餐,大家都狼吞虎咽的!”
此后连续几天,醒狮团的队员们都是过着“宾馆—彩排现场”两点往返的日子。他们早上起床后,先在宾馆里练习体能,上午11点出发,进入央视演播大厅,吃盒饭后就开始一遍遍排练;中午要在现场随时待命,只能在排练间隙找椅子或角落打个盹;傍晚还是吃盒饭,一直练到深夜甚至次日凌晨。队员梁盛说:“去之前,我还想着要到天安门前留个影,去尝尝北京烤鸭……但去到后才发现我们根本没时间外出,每天早出晚归累得连逛街的力气都没有了。”
龙湾醒狮团小伙子们的朴实刻苦、任劳任怨和出色表现,也赢得了央视导演和节目组的一致赞誉。元宵晚会后,央视导演对醒狮团的表演非常满意,表示今后有机会还会邀请其以及更多湛江民间艺术团队参加重大场合、活动展演。
挑战
艺高人胆大创新纪录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2月4日,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中心向市委宣传部发来《商榷函》,邀请南狮表演团队参加央视“2017年元宵晚会”演出。市宣传部门一边和央视导演和节目组沟通,吃透晚会创作理念和编排设计要求;一边组织队伍、优化人员、设计制作服装道具、开展高强度训练。
负责带队的李祖杰介绍,这次该醒狮团有4头南狮参与演出,根据元宵佳节自古以来都用花灯、点灯、灯宵来庆祝团圆、期望美满的传统习俗,在狮头道具上添加了灯饰。根据晚会演出现场舞美和灯光布置,选择了象征纯洁忠诚的白狮和热烈和谐的黄狮。这4头南狮本来是做传统的平地表演,但醒狮团在连日来彩排中游刃有余的精湛技艺和优异表现令人赞赏,还现场触发了央视导演和节目组的灵感,萌生了提高表演难度、进行艺术创新的想法,决定增加醒狮节目的观赏性,谋划新的舞台表演形式。
“国内醒狮团包括我们平时都是用2.8米高的高桩来表演,而这次央视升起了4米高的舞台高桩,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3.9米跨度的高难度桩上飞跃,也超过了之前3.8米跨度的世界吉尼斯纪录。”李祖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