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艺人巧手为大雄鸡上彩。 记者 林明聪 摄
春节临近,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吴川泥塑,也开始应节地“走近”大众。在吴川梅菉一商场,泥塑艺术家巧手雕塑出一只活灵活现、高达3米的大雄鸡,迎接鸡年新春的来临。
日前,记者来到该商场看到,两名泥塑艺人正一丝不苟地为这只大型泥塑雄鸡绘上颜色。这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雄鸡栩栩如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所有人新的一年生活色彩斑斓、斗志昂扬,过往的市民也纷纷为泥塑艺人高超的制作技艺称赞。
据了解,吴川素有“岭南小敦煌”之称,吴川泥塑在本地俗称“泥鬼”,与飘色、花轿统称“吴川三绝”。吴川泥塑源于唐末宋初,原是当地陶工欢度节庆的手工技艺。至明代末年,每逢元宵节,当地人用泥塑丑妇表达他们对社会一些丑陋现象的不满,并在节后销毁,称“逐泥鬼,迎吉祥”。工艺流程为塑,刻、捏、彩、饰,完成好的泥塑相当精美,色艳传神。泥塑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相当部分题材贴近生活,更具有乡土特色和时代气息,紧贴时代脉搏、饱含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吴川泥塑早在2007年便已入选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吴川泥塑的表现形式更是多了水上彩塑、活动彩塑等,配上现代灯光、音响、舞美设计,集电、光、声、动于一体,在保留风俗特色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份现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