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山水画家周逢俊:用艺术之笔留住自然之美

2016-12-29 10:3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金凤

    著名的中国山水画家周逢俊是安徽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导师,其作品既注重传统笔墨技法,蕴含自然气息,又彰显出时代的面貌,于气韵生动的山水间可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堂奥。12月24日,周逢俊莅湛,与记者有一番交流。

    临摹:认真临摹胜过摸索10年

    “书画艺术必须要从临摹入手。临摹、写生、创作三者互为因果。没有临摹,写生经验很难达到创作效果。”周逢俊一开始就强调了临摹,写生对学艺术的重要性。

    中国书画最讲究规矩,临摹就是为了懂规矩;临摹是基础,能帮你找到笔墨方法,有了基础,再去寻找自己的个性语言和表达方式。不临摹,画没有厚度和力度。如果认真精临,我想,不出三天你就会对线条、构图以及开合次序有了新的感觉,一年下来你对山石的阴阳气象就会有全新的感悟,能感受到作品的苍茫和温润。把龚贤的长卷认真临摹下来,胜过自己摸索十年。”

    临摹也要讲究方法,山水画是综合艺术,全景式临摹要先对画面进行分析,开合,主次位置布置好,再临。另一种是局部临摹,还有一种是个性临摹。

    写生:借自然之形写心中情感

    周逢俊经常带学生去写生,在写生的第一天,他会让学生先到山上去玩,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神秘的感觉,把自然之美装进心里,感受那种内心诗意的涌动,进而抓住艺术的本质,用艺术的笔墨留住自然的美。

    艺术家有主观的东西。写生是借自然之形写心中的情感,写出那种生气。在艺术家眼里,不仅看到山和树,还要看到线条和色块这些关键性的结构,并把这些关键性的线条精炼地表达出来。”周逢俊说。

    艺术讲究形质。“我们要培养的是艺术家不是画匠,技术虽然很重要,但技巧最终是用来表达观点情感和思想境界。山有四时,无论阴晴寒暑,把心灵深处对自然的感悟呼唤出来,把这种情感自然地表现出来。”

    艺术要用心灵去交流,心手相通。艺术讲究精微,把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升华为创作性的笔墨符号,才能穿越时空,唐人宋人的作品,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能撞激时代的心灵,感动无数。

    创作:思考比作画时间还要长

    2016年3月,“斯义弘深”周逢俊个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行,再次印证了这位艺术家的创作实力。

    对于创作而言,10几米的山水巨幅是一个大工程,非高手难以驾驭,年过60岁的周逢俊喜欢创作大画,他创作的山水巨幅《黄山西海》,15米长3米高,万象勃郁,弥障烟模,松石布列,气象万千。

    周逢俊称,自己在创作之前的思考往往比画的时间还要长,只要一动笔从不打草稿,一气呵成。

    周逢俊认为追求艺术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艺术家必须要承受长期的孤独而乐在其中。同时,艺术家又是个”疯子”,“艺术家要热血沸腾去拥抱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诗意营造画面的境界,但拿古人的画和现在的画相比,最缺的却是意境。周逢俊认为,要提升意境,必须全面提升画家自己的修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