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徐闻半日记游

2016-12-27 16:52 来源:行走de风景文 作者:文:郑家宝 图:谢汉明


汤显祖与贵生书院

    明万历十九年(1591),汤显祖因上疏弹劾语犯神宗,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在徐闻,汤显祖“深感此地人轻生,不知礼仪”,便与同乡知县熊敏,共同创办贵生书院。汤显祖崇尚挚爱,提倡“贵生”,这是其戏剧之魂,更是其教育之旨。汤显祖带着他的“贵生”思想踏上徐闻大地,“立贵生书院讲学,士气顿移”,从此,徐闻形成宾兴制度,以此教化乡梓,开启民智。


登云塔

    登云塔位于徐闻县东方一路与民主路的交汇处,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徐闻知县赵一鹤定基,天启三年(1623年)知县应世虞竣工落成。古人把登云塔喻为“文笔”,表达了徐闻人渴求广出人才,青云直上的美好愿望。

    登云塔是“徐闻八景”之一,雅称“雁塔嘲风”,也是徐闻古代最大的建筑物之一。


    徐闻之所以得此特别的地名,据说原因有二:“以其地迫海,涛声震荡,曰是安得其徐徐而闻乎”  ;此地为国之最南,离天子最远,朝廷消息迟迟未到,谓之“徐闻”。

    隐约听说过徐闻的贵生书院是一处颇有历史的所在,但人的旅游心理往往是“贵远鄙近”,故而一直没有对此作了解。今日两老闲来无事,遂驱车前往,意欲探访。

    到了县城,见导航上显示城内有一条叫“贵生”的路——看来,这个书院一定是很有来头和影响的。循路而去,贵生书院就在一处清静的路旁。

    院落外面立一石碑,上书“徐闻县文物保护单位贵生书院”。碑文介绍:“贵生书院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于万历十九年谪任徐闻典史时捐建。”明朝万历年到现在,可是超过了400年呀!那个写了《牡丹亭》、在戏曲史上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汤显祖,居然和地处天之涯海之角的徐闻有着如此重要的联系!看过碑文,才深深感觉自己的孤陋寡闻。 沿着石板铺成的古道进了院子,几棵榕树枝繁叶茂,树荫满地。

    院墙向壁有一口古井名为“梦泉”。此“梦”是不是与汤显祖的四部传奇剧作“临川四梦”有着冥冥的关联呢?

    正遐思,一抬头,见绿瓦之下大门上方有一匾额,“贵生书院”四个黑体大字极其醒目。

    此时从院内走出一个身穿粉花衣服的小女孩,老谢又唆使人家给他拍照。那小女孩很听话地望着镜头被拍了好几张,她的家人见了还让她和她弟弟一起乖乖被拍了。


贵生书院的院墙

    迈入大门,只见阳光之下的书院花木扶疏,树影婆娑。花草之间零散摆放着几个石狗。

    这是一间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坐北向南的亭台学馆青檐红墙,东西两列学斋古香古色。学斋名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单从这些名字都已经可见汤显祖捐建书院的良苦用心了。

    就在门口右侧,有一间房子上面写着“值房”,我正跟老谢说这肯定是值班室,一位中年女子接话:“我们这里都是按以前的情形起名字的。”估计她是见我们这么饶有兴致地东瞧西看,就主动跟我们搭话了。我猜她是这里的管理人员,于是问了很多关于书院的事,果然,她非常清楚,还详尽地向我介绍了书院的历史。我跟她站在树荫下聊了很多,临了,她还送了两本书院的简介给我们。她说书院现在由她负责管理,但今天因为自己有事要提早关门,没法让我们仔细参观,让我们拿册子回去慢慢看。在她的歉意之中,我们只好步出大院。

贵生书院院落


    登云塔也是县城里有名的地方,自然要去。

    此时已是正午,我们只在塔周概览一番。此塔建于明代天启年间,为砖塔,八角形,七层,楼阁式。每层的八个角都挂着铜铃,据说海风骀荡之时会叮铃作响,但今天丽日和风,无缘耳闻。

    贵生书院、登云塔这些老去的建筑,就像古典音乐一样,跟我们隔着岁月和年华,但当我们与它相遇于某个瞬间,你似乎能感受历史的纹理和沉默的时光。被风雨雕刻过的老建筑,默默见证了时移世异、沧海桑田,那一砖一瓦,一碑一坊,一楼一塔,一定都藏着曾经的温度和无数的记忆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