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戏伴人生 岁月如歌

2016-11-27 14:2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记者 卓朝兴 通讯员 罗纤纤 图/记者 殷翊展

    湛江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是全省的戏曲大市,有着广阔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在这片热土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湛江有粤剧、雷剧和木偶等地方剧种,本地有8个国有文艺团体和近300个民营演出团体,演出市场供需两旺,年演出达25000多场次,在民间培育了一大批不同年龄、职业的戏曲爱好者。

    

    唱戏曲充实生活,愉悦心情。

    粤剧如友 夫唱妻随

    一个人喜欢一件事物的“保质期”有多久?一个月?一年?十年?……已近耄耋之年的资深发烧友张大年,和粤剧已经相伴走过了67年! 张大年的老家在农村,每次过年例,其中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搭棚唱大戏,“那时,全村人都会聚在一起睇戏,热热闹闹的,很是喜庆。”张大年回忆,小时候自己也经常挤在大人中间,探出脑袋来津津有味地跟着看,“久而久之,也开始对粤剧着迷了。有时候,还专门跑到戏班向师傅们讨教,有模有样地学着唱起来。”

    经过漫长的人生岁月,张大年早已经和粤剧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和情感。他说:“粤剧就像我自己的一个老朋友。我很喜欢看戏、唱戏的时候,大家在一起的那种火热氛围。”

    多年来,张大年依然坚持着他的兴趣爱好,每逢星期三或者周末的早上,就会叫上一群相识已久的戏友到公园里面唱戏,你唱一曲,我来一出,不知不自觉地两个半小时就过去了。《再进沈院》和《胡不归》是张大年的拿手曲目,有时候他也会应邀登台唱给众人听。对张大年而言,自己唱的戏能够得到大家的喜爱,他心里也感到高兴。他说:“我会六七十支曲目。每次我唱起那首《胡不归》的时候,台下观众都拍红手掌的。”说到自己最喜欢的粤剧名角,他说有很多,比如红线女、苏春梅等。

    多年来,听戏、看戏、唱戏已经成为张大年日常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他的爱人和两个儿子也在他的影响下,对粤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大年说:“我两个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在家里听我唱戏。受此熏陶,他们也钟意上了,于是就跟着学了起来。有时,我也会和爱人一起到公园里唱戏,‘夫唱妻随’带给晚年生活很多乐趣。”

    

    粤剧发烧友在公园里唱粤剧。

    充实生活 愉悦心情

    今年55岁的蔡丽红退休前是一名医务工作人员,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雷州半岛人,她喜欢自己家乡本土的雷剧。

    “我小时候就喜欢听戏了。那个年代,娱乐活动比较少,看戏就是当时我们最大的乐趣,甚至会专门搭车出远门去看。参加工作之后,自己比较忙,但是闲暇的时候,也会和爱人去看场雷剧放松一下。”

    蔡丽红认为雷剧有新调和旧调之分,而她自己比较喜欢新调,特别是新剧独特的唱腔,她最喜欢的一部雷剧是《珍珠塔》。退休之后的蔡丽红,把更多时间放在了听戏、唱戏上,将雷剧艺术更多地融入生活。她说:“自己本来老家就是雷州,雷剧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艺术。看雷剧能够充实我的退休生活,成为愉悦心情的一种好方法。”

    知道蔡丽红爱雷剧,有时候朋友会送给她一些相关光碟,她喜欢反复听,自己也会跑到音像店里去“淘宝”,寻找自己喜欢的剧目。“但是由于自己嗓音条件不适合唱戏,平时只会在家里哼两句,爱人也会跟着唱。更多的时候是还是一起去看戏。”

    她笑着说,现在家里除了他们老两口,还有一个小小的雷剧迷——那就是自己刚上小学的孙子,“每次他爷爷放一些戏曲碟边看边听时,这小家伙就会主动凑上来听。后来,兴致越来越浓了,就老是吵着要我们教他唱。”    

    乡情亲情寄于雷剧

    说起曲艺,在不少人眼中似乎是属于老年人的爱好。但今年24岁,来自遂溪的缘花姑娘却已经是一位有着十几年戏龄的戏迷了,“我从事建筑行业方面的工作,最喜欢的也是本土特色鲜明的雷剧。” 缘花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看雷剧的情景。她说那时候自己还很小,村里搭台唱戏,她就跟在大人身后去看。谁知那天上演的是一出关于打仗的戏,“当我看到戏里的人被杀了之后,年幼的自己以为戏中人真的死了,瞬间便被吓哭了。等到自己再长大一些,了解到那只是演出的时候,就慢慢喜欢上了雷剧。” 上学的时候,缘花还曾经在课堂讲台上表演过雷剧《洗马桥》,“当时同学们中很少有会唱的,我只是唱了一小段,大家都很惊喜,纷纷鼓掌鼓励我。”为什么这么钟意雷剧?她说是雷剧独特的音乐和曲调吸引了自己,“平时没事的时候自己通过收音机、光碟听戏,也会专门跑去现场看演出。因为喜欢雷剧,我也加入一些雷剧微信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在公司宿舍或者家里的时候,兴致来了就会哼两段。哪怕和朋友去KTV的时候,自己也会忍不住点一些雷剧曲目来唱。”

    她觉得雷剧能够让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尤其是自己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子,去到别的城市打拼的时候,有时候心情烦闷,就会自然而然地唱起雷剧,“那熟悉的语言,亲切的曲调,就是自己对家乡最温暖的记忆,原本显得沉重的心情和工作的压力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除此之外,缘花还通过与其他爱好者一起交流,对雷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他们在线上一起聊天,让人倍感亲切,这不仅让我能在工作之余找到兴趣爱好,并且也是自己对家乡思念之情的一种寄托。有时候回老家了,我还会和妈妈对几句,用唱戏来表达心声,感觉好亲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