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前,记者通过媒体留意到坡头区有个很“犀利”的高中生文浩。近日,记者获悉他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茅以升科学技术奖的喜讯,这是湛江乃至整个粤西地区拿到这个权威大赛“金牌”的第一人。这位科创少年是如何长成的?为什么他的科学发明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顺利商业化?带着一系列的思考,记者走进了文浩的家。
文浩在家中做实验。
小小少年
13岁开始规划科创人生
初见文浩,不一定会将他与“科学”“创新”联想起来,而这个中等身材的邻家少年,早已经在5年前就开始规划布局自己的人生,当时他还在上初一。
文浩介绍:“初一那时我刚刚接触科创,我觉得如果有一天,人们都能直接或者间接使用我的发明,那是一个很伟大的事情。接触科创的同时我又知道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是我决定参加。初二那年我第一次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前,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划:第一次参赛,要拿湛江市一等奖,先进入第28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摸清比赛规则。第二次要拿到省二等奖以上,拿到专项奖奖金,同时要更深入地摸清评委的问辩方式。为下一次拿省一等奖和进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铺垫。”
文浩规划第三年他的发明必须商业化,必要时可抛弃奖项。
为什么第三年必须商业化?“为第四年的投资未来的大项目筹集资金与各种资源。”文浩说,“因为比较未来化的项目容易拿奖,但是很难在一年内商业化。第四年要做大项目,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技术储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要靠项目商业化后得到资源为后续的研究服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选定了无线输电,因为它应用广、市场没有饱和,而且可以遇到各领域的企业。将这些力量集中起来,才能完成一个伟大的项目,这样走的弯路也少。”
“正如你在微信中所说‘自己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了,今后还有什么梦想?”记者问。
“我的梦想目标分三个:前期的也就是眼前的,就是考大学;中后期的也是10年内的,就是创立咨询公司;30年后的就是让我的公司进入世界创新100强,让人们直接或间接用我的发明。”文浩胸有成竹。
小小谋划
项目商业化为后续研究积累资金
在今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文浩的作品“磁悬浮激光头激光加工装置”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和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加上此前获得的几个省市一等奖、中美创客大赛深圳赛区选拔赛第二强和发明专利“双频谐振耦合无线输电装置”,文浩的创新总是贴近生产应用,从而可以顺利商业化,形成生产力。那他是如何是做到的?
记者:磁悬浮激光头激光加工装置从设想到第一台样机诞生花了多少时间?
文浩:去年8月25日立项,去年9月4日开始正式投入研发。目前我家服务器里的图纸和3D文件总量达1.3GB。
记者:你的发明看上去非常专业,请问是什么配置?到目前为止投入了多少资金?
文浩:我的“磁悬浮激光头激光加工装置”SIPATA HP用的运动导轨是日本原装进口的伺服电机导轨模组,激光器也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美国原装进口的激光器。至上目前花了9万元左右。
记者: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算得上天文数字,我想请问你的科研经费是怎么筹集的?
文浩:父母支持了一部分,更多的资金是来自我前面所说第三年已经商业化的项目——“双频谐振耦合无线输电装置”,因为项目商业化了、有固定的客户群,所以先前项目所盈利的钱都投入这里了。
有时并不是我想商业化,我的初衷是投资未来,但是因为搞科研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比如2014年的无线输电是个马上可以赚到钱的项目。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搞这个项目?其实我在2013年8月就定了一个战略目标,其中一步是要在2017年冲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那么就意味着在2016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要拿出一个具有突破性的项目,那么就要在2015年把钱的问题解决,不然就无法实现。
2014年4月我和被誉为“90后科学狂人”的卢驭龙相识,他曾经说过,他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线输电。我从中找到灵感,经过调查,那时的市场基本上都是QI标准的手机无线充电,而且也基本上饱和了,没有搞头。可是我发现非标无线输电在中国很少,国内也只有一家非标无线输电公司,可以商业化。鉴于这些因素,我选定了这个市场,并且瞄准磁悬浮这个行业做为突破口,最后这个非标无线输电顺利实现商业化。2015年初完成第一笔1500套的小订单。2016年3月接到一笔5万套无线输电芯片的订单,所以加速了磁浮机床的进展。2016年6月又接到4万套无线输电芯片的订单,加上中美创客大赛的1万元奖金,所以顺利完成SIPATA HP高性能机。
小小幸运
开明家长和老师助力圆梦科创
记者先后与文浩的父母文先生、陈女士,和他最信任的老师梁化冰老师交谈,发现文浩的成长与其开明的家庭和老师是有较大关系的。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就文先生、陈女士一边是忧心文浩的学业,一边慷慨解囊支持文浩的发明创造,几年来双双陪着文浩参加比赛。在文浩的项目商业化之前,陈女士一边心痛一边掏钱支持,她说这几年下来花了超过8万元。等到文浩的项目商业化了,他们其实并不太支持孩子过于热衷赚钱,希望他以学业为主,先考取一所好的大学,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平台搞科创。因为孩子在科创上花的时间精力太多,肯定影响到学业,但是孩子很执着,所以他们也只好支持。
梁化冰老师是文浩的英语老师。梁老师说,文浩常常要上国外的网站搜索资料,全英文资料的翻译工作,一般的可以由翻译软件完成,另有一些文浩会找她帮忙。她知道文浩是一个特别有创造性的孩子,所以她尽可能为他提供宽松的条件,例如为他申请免晚自修。更重要的是对文浩心理上的支持,因为文浩是个小红人,所以难免会遭到妒忌和冷言冷语,文浩有烦恼都会找梁老师倾诉;在别的中学、一些大学向文浩伸出橄榄枝时,文浩都会与梁老师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