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老街大变身!赤坎大通街可“变身”古埠旅游区

2016-10-24 16:26 来源:湛江旅游网 作者:陈丹华

赤坎民国风情街第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记者日前获悉,民国风情街第二期工程相关工作在推进,周边的赤坎老街也被纳入了改造、开发,当中历史厚重的大通街最受市民关注。

见证繁荣

古码头商贸在大通街兴起发展

据记载,最早开发赤坎古商埠的为潮州人。早在乾隆年间,已有潮州会馆、潮州街、潮州塘、双宗庙等。老一辈人口中的赤坎十个“古码头”全都集中在大通街。

记者了解到当中有福建商人在嘉庆年间建的诏安港(当时群众习惯将码头以“港”相称)、云霄港、漳浦港等。码头发展兴旺,来自各地的商人纷纷在赤坎设立会馆,如广府会馆、潮州会馆、高州会馆、闽浙会馆、雷阳会馆等等。广州湾商会在广州湾也成立。可以这么说,赤坎古码头商贸在大通街兴起、繁荣。

历史厚重

各方文化在此融合

大通街所担任的历史角色绝不仅仅是繁荣的古商埠。在那段革命抗争岁月,它还是辛亥革命广州湾根据地、抗日战争难民集聚地,是抗战时期军事、医药物资、生活物资的转运地。这里有辛亥革命历史遗址,孙中山指派胞兄孙眉在大通街建立的同盟会广州湾机关、辛亥革命的广州湾同盟会重要人物杨益三故居及纪念堂。

各方文化在此融合,大通街的建筑也各有“精彩”:既有古代建筑,也有近代西欧及国内其它大城市风格的建筑及民居,商铺多为两层以上的建筑,有骑楼式、庭院式、四合院式、七十二家房客式等,既有土木结构,亦有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建筑大多傍海而建,依街梯级而建。沿着大通街一路走,记者从中可窥探到东南亚、珠三角、闽浙、上海、港澳、西欧、粤西等地民居特色。此外,直至今日这里还保存法国风情的水泥杆、电灯柱、青石砖古道、青石砖古码头阶梯。

在国内,一条能拥有如此多种建筑风格的街道是很少见的。

学者建议

建设大通街古埠旅游区

记者采访了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广东省及湛江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梁政海与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安鼎文。

两位学者建议,把大通街建成古埠旅游区,保护为主,维修为辅,修旧如旧,现居住在内的市民要有保护观念。以下是湛江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梁政海与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安鼎文的建议:

第一,成立修缮工作队,危房及维修工作由指挥部统一组织施工队修缮,由建筑师、历史专家以及艺术家共同监理。

第二,恢复大通街古石道及渡口古石级。以大通街至古老渡的房屋进行立面修缮,坚持修旧如旧。拆除临街所有现代招牌及楼面饰物,可用木牌、竹排、铜牌,甚至布挂作为商铺招牌。每栋楼前挂上红灯笼,增加夜景特色。在法国电灯柱装上旧式点灯罩。

第三,建若干座纪念馆、民俗蜡像馆、展览馆、历史遗址景观等。建宋朝水仙庙牌坊,修缮重建国皇庙、妈祖庙,争取重建五大会馆。

第四,建议在大通古文化街设立饮食一条街,将当年的特色美食——木担剪肠粉、飞机榄、橙皮糖、簸箕炊、烂锅炒粉、鸡饭店等重新展现。将具有当年特色打金铺、古董店、地摊古玩档、书画琴棋店、小人书摊、麻雀馆、说书、小型单人木偶表演等还原;还可引进一些手摇影画机、立柜影画箱、街景照相等。

第五,在各街口建大通街古商埠旅游导视图。在十个古渡口建诏安港、漳浦港、云霄港、潮州港、大通街古渡等名称牌坊石牌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