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记者从湛江市创文办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大力构建“大关工”体系,统筹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助力湛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我市各地关工委充分利用高校、部队、干休所以及辖区内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共建的形式,不仅扩大了教育基地,还壮大了“三教结合”教育队伍。其中,赤坎区全部学校、社区与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关工委及有关院系实行全方位共建,既为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舞台,又为地方“三教结合”基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创造了条件。
湛江市教育局还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每年安排培训经费,把家庭教育队伍建设纳入“青蓝工程”,从2015年起举办了3期以班主任教师为主体的年轻教师培训班,培养了300多名家教骨干教师。近期,该局又举办第二批100所创建规范化家长学校领导和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各县(市、区)也很重视“三教结合”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目前,全市有家教讲师团84个近5000人。
我市积极创建青少年德育基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与社区和单位关工委共建了2000多个教育基地。其中,湛江市关工委建立了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和1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基地。如吴川市在2008年创办了青少年综合教育培训实践基地,从2010年开始统一部署校外辅导站建设,建立了235个辅导站,打造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吴川市塘尾镇塘头村关工委原主任凌成昌根据过去村内一些学生周末无所事事、甚至出现赌博斗殴的情况,在村委支持下创办“夜校”,发动群众捐献图书建立阅览室,曾亲自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前途理想和法纪教育。目前,吴川市有家长学校380多所,教育基地和家长学校实现了“三教结合”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