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记者从湛江市创文办了解到:我市近年来采用多种模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对于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助力湛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据悉,我市近年来积极开展创建全国优秀(规范化)家长学校活动,坚持以提高家长家教能力为目的、以教学为主、以班主任为主讲教师、以家长为学员、以《父母课堂》为指导教材、以“指导自学+小组互动+教师点拨”为基本教学模式,使家长学校办学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市有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16所,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两个(赤坎区、麻章区),其中雷州市和徐闻县按照县(市)、镇、校总分结合的方式举办家长学校,基本实现了家长学校的全覆盖。
我市制定和实施分期分批创建规范化家长学校的规划,提出实现成立家长委员会、创建规范化家长学校、使用《父母课堂》作为指导教材“三个百分百”的目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我市教育、妇联、社区采用多种方式密切合作,逐步把家长学校从中小学向社区延伸。
同时,我市还办好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中心,发动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目前,赤坎区80%的街道社区辅导站已经升级为青少年综合教育服务中心,从为学生补习功课开始,逐步发展到进行各种公益性的文娱体育活动,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教育。
湛江市十七小建立了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为留守儿童创建了多个专用活动室,老师与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手拉手”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享受到学业进步和成长成功的喜悦。目前我市各地街道社区都在尝试以多种形式举办青少年教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