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打造精品是剧种和剧团发展的“出路”

2016-09-07 10:3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金凤 宗套花

    “2016年湛江戏剧嘉年华”活动于今年8月20日至9月15日进行,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前,湛江市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省内戏曲界专家对湛江戏曲的传承、创新、发展进行研讨。

    国家一级导演、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晓,国家一级编剧、佛山市文学艺术创作院原院长尹洪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黄海忠,国家一级编剧、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晋琼,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梅花奖”得主林奋以及柯锦湘、曾成等湛江戏曲专家和各院团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专家们结合本次“戏剧嘉年华”公演的剧目和湛江戏曲传承发展的现状展开研讨,建言献策。

    专家为“戏剧嘉年华”点赞

    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对湛江举办戏剧嘉年华“点赞”,认为此举有前瞻性,对扶持湛江戏剧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和本,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振兴传统戏曲的政策,各省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传统戏曲的政策。近两三年来这些政策在不停地落地,各地的文化单位和院团也在奋起直追。在形势大好的时候,湛江作为一个地级市率先举办这样大规模的戏剧嘉年华活动,不仅在全省甚至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国家一级导演、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晓开门见山地说。

    他认为,湛江戏剧嘉年华的举办,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一种“远见”,对繁荣戏曲文化,培养戏剧人才、打造精品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并希望这样的“戏剧嘉年华”可以常态化。

    “做一次容易,但常态化不容易坚持,而一旦坚持了,必将带给整个戏剧生态最好的依据、最好的激情产生产的平台。”梅晓说。

    国家一级舞美、广东省艺研所副所长黄海忠认为,湛江市举办这种大规模、阵容齐全的戏剧嘉年华创意好、有远见,已经走在全省地级市的前面,“通过不同的剧种汇集在一起演出、观摩、研讨、总结、交流,找到发展方向,这是贯彻中央支持地方戏曲发展有关精神的最好的举措,对地方戏剧的发展是最好的鼓舞,对传承和发展地方戏剧都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国家一级编剧、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晋琼认为,湛江市委市政府办 戏剧“嘉年华”眼光独到,不仅有众多本地的院团参与演出,还引进了外地一些优秀院团参与进来,相互交流和沟通,对促进地方戏剧生态有重要意义。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梅花奖”得主林奋也表示,希望政府能定期举办这样的戏剧嘉年华,鼓励和刺激剧团出新戏,出人才,让剧团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培养经典带动业余

    国家一级编剧尹洪波给全国不下二十个剧团排过戏,对全国的戏剧情况比较了解,他看实验雷剧团复排的《春草闯堂》,有 “大剧种大团”的感觉。他认为,实验雷剧团演的《春草闯堂》有智慧、有精神、有悬念、有人性,戏中有局,在设局与破局之间,成就了经典。

    “一个地方剧种的发展,要抓经典剧目,抓经典剧团,通过培养经典带动业余,进而提高整个剧种的艺术水准,引领观众的审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尹洪波观点鲜明。

    “业余剧团有迎合观众的问题,如果一味迎合,戏的品味和档次就难上去,甚至出现‘毁三观’的戏。政府的作用,是通过抓经典剧团,强化戏剧的艺术性,进而达到提升、引领、教育观众的目的。

    打造精品出戏出人

    “戏曲的出路在哪?在我们戏剧人身上。民营剧团想让自己强大,必须有剧本,有人才,有了人就有了一切。人从哪来?从戏中来,唯有好戏演员才能成长,没有好的戏,再好的苗子也会快速异化。”为十六个剧种排过戏的梅晓见证了太多一个戏救活一个剧团的例子,《岭南圣母》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梅晓为湛江实验雷剧团导演《岭南圣母》时,正是湛江实验雷剧团改制后最艰难的一年,全团只剩13个演员,其余人员都是借来的学生。《岭南圣母》在省艺术节表演中获奖,得到广东省艺术精品扶持项目资金,进京展演,赴港演出,从此,湛江实验雷剧团增信心,出新人,走出了低谷。在9月1日《春草闯堂》的公演中,该团阵容整齐,年轻人开始担纲,长势喜人。

    “这次戏剧嘉年华,湛江的基层剧团拿出了新编的剧目,廉江利用社会资源,在艰难的路上呈现自己的剧目。徐闻在2008年《雨仔落泱泱》之后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今年一下出了两台戏,很令人惊讶,其中一台还是《牡丹亭》,这是一出非常难演的戏,是所有做中国文化戏剧人朝圣的戏剧瑰宝。希望徐闻能沿着这条打造精品的道路走下去。”梅晓说。

    黄海忠也认为,当下正是繁荣戏剧发展的大时机,院团要多出新戏,积极申请国家艺术精品工程。“地方戏剧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剧团不能等靠要,在培养好观众的同时,要做好长中短艺术生产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未雨绸缪。其中,重点是打造精品,参加国家级各种艺术赛事的演出,加重院团的份量,进而引起政府重视,促进良性循环发展。”

    保护戏剧生态繁荣戏剧发展

    国家一级编剧、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晋琼关注更多的是湛江的戏剧生态问题。

    她说,湛江是全省戏剧的沃土,湛江观众对戏剧的热烈和火爆场面,除了潮汕地区之外,湛江独一无二。今年戏剧普查,湛江有8个国有文艺团体和近300个民营演出团体,年演出场次达25000多场。这个数据和2006年得到的数据差不多,也就是说,十年过去了,湛江庞大的民间剧团依然活跃,虽然受到体制改革的冲击,但土壤依然肥沃。有这样好的戏剧土壤,加上当前全国自上而下振兴戏曲的政策红利,湛江的戏剧发展必将迎来繁荣。

    雷剧名角林奋也表示,每一台新戏出来,都会捧红一些新人,“在这次戏剧嘉年华的表演中,廉江、吴川、徐闻都出了新戏,一些新人也冒了出来。”

    梅晓表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到雷州、廉江等地方排戏和调研,就认识到了土生土长的雷剧的文化价值,以及戏剧在雷州半岛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全国戏剧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湛江政府搭台,鼓励剧团出戏,出人,戏剧生态会越来越好。

    “戏剧人独自在市场摸爬滚打的时间长了容易退缩,只有抱团取暖,齐心协力,湛江的雷剧才有望在广东甚至全国占有自己应有的地位,那时,湛江戏剧人的生态和生活就一定会好起来,这也是我们办戏剧活动的初衷和目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